|
2021-01-11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云南迪庆巴斯巴加油站坐落在滇西高原最北端,靠近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云南迪庆德钦县城。是云南石油海拔最高的加油站,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全年平均气温4.7℃,最低可达-27℃,冬季长夏季短,旱季居多,有霜期每年一般为236天,周边荒无人烟。但就是这么一座“孤独”的小站,却成为了旅途驾驶员们的首选,因为这里服务周到、方便快捷。 海拔3440米 他默默坚守17年 “2003年,我刚参加工作,那时德钦加油站就两台加油机,罩棚破旧,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进入冬季时,外面下大雪里面下小雪。”加油站设施设备更新了一代又一代,加油站的员工替换了一批又一批,赵甸生站长一干就是17年,从一名普通加油员一步步成长为一名加油站站长。 5月的一天,纳西族出身的赵甸生,脸上带着高原红,也挂着憨厚朴实的微笑,和7名员工一起,挥着扫帚在加油场地上认真打扫。他常说:“做好加油站工作,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还要有良好的工作习惯。” 在长达17年时间里,赵甸生站长休息时间屈指可数,一次次卸油,一次次盘点,一次次迎接检查,都迎了上去,没有过丝毫退缩,从不叫苦叫累。由于长期站立、经常加班,他落下了腰椎增生、关节炎等骨关节病;经常不能按时吃饭,或者只能趁加油间隙吃早已凉透的饭菜,他得了慢性胃病。 云南石油安全检查组到巴斯巴加油站检查工作,惊讶地发现,十多年来,站长手册、交接班记录、公司下发的文件、设备设施台账、规章制度汇编等,样样台账清楚、件件分类整齐。 巴斯巴加油站 “旅途中的温暖坐标” 他们把一腔热血,化作“四个用心承诺”,用心对公司承诺、用心对顾客承诺、用心对员工及家属承诺、用心对自己家人承诺。 在巴斯巴加油站,驾驶员和顾客进站后,首先听到的就是一声声“扎西德勒”的亲切问候,看到的就是一张张诚挚的笑脸。在休息区内,有24小时的热水,还有赵甸生站长和员工们精心准备的酥油茶和面点,免费供应给每一位顾客。 巴斯巴加油站远离城区,供水紧张,特别是冬季严重缺水。为了保障热水供应,一到冬季,巴斯巴加油站的员工需要每天坚持驱车6公里从县城运水到加油站,供员工和顾客饮用。 报团取暖是这个加油站令人感动的地方,遇到下雪天出行不便,员工们便会主动申请背上水桶到离加油站3公里远的河边去背水,25公斤的水桶,每天来回4趟才能把站里的水缸加满。长期在户外行走,他们的手脚因为严寒而长满冻疮。 “我们的站长忙里忙外的,像这种体力活我们年轻人都抢着干,作为高原山上的‘糙汉子’苦活累活都是小事儿”刚刚运水回来的李文东笑着说道。 久而久之,许多老顾客进站就同回家一样的“轻车熟路”,休息好后与站里的员工亲切握手才转身离开。 一声声亲切的问候、一杯杯贴心的热水、一张张和蔼的笑脸,温暖了无数人的旅途,而他和他的加油站,也被过往的驾驶员亲切称为“旅途中的温暖坐标”。 与高寒纠缠 缺氧不缺精神 云南迪庆德钦县的冬天是很难熬的季节,因为进入冬季,雨水少,植被进入冬眠期,高原上空气中的含氧量逐渐降低,加油站的员工、外来的游客经常会出现高原反应,他们暖心的在加油站里备一些红景天以供不时之需。 一次,一名旅客从卫生间走出来,刚刚抬脚移步身子一软就昏厥倒地,凭赵甸生站长多年在高原工作的经验判断这位顾客是高原反应,他与员工立即扶住这位顾客并合力将顾客抬至休息区。赵甸生站长大喊:快去拿氧气瓶和红景天!远处的员工立马掉头往职工驿站跑去拿了氧气瓶过来,他们将顾客放平在靠椅上伺机观察顾客情况,随后让游客吸氧几分钟后,昏厥顾客的脸色渐渐好转,这时递上红景天口服液给顾客服用,通过齐心协力的帮助,渐渐的这名顾客身体好转,离开加油站前顾客与站内员工一一道别感谢。 在雪域之巅、生命禁区,他们用热情服务温暖前行的路,用忠诚值守站好每一班岗,用质朴心灵照亮那轮最美的朝阳,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我是石化人”的职业诺言。 (骆冬梅 张梅 郜凯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