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4日,喜讯从国家级贫困县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传来:这一年,西北油田负责的4个“访惠聚”工作队驻点村庄和3个任职第一书记的贫困村提前一年实现“脱贫摘帽”。

  柯坪县地处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资源匮乏、耕地缺少、相对封闭。西北油田连续5年向这里派出“访惠聚”工作队。2018年,4个工作队和8名“第一书记”进驻了12个贫困村。

  他们与各民族同胞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实施的“产业项目扶贫一批、就业安置扶贫一批、教育引领扶贫一批、庭院经济扶贫一批、对口支持扶贫一批”精准脱贫工作也像村民院里的石榴花一样,结出了红红火火的果实。

扶“智”,真正扶在“课桌上”

  “这是中国共产党党徽,这是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中国石化阳光幼儿园的老师曹雪艳,正在教室带着孩子们通过卡片认字。稚嫩的朗读声飘过校园后高高的白杨树,响彻在玉斯屯巴格勒格村上空。

  2016年以来,西北油田先后在两个驻村投入641万元建设了星星幼儿园和阳光幼儿园,解决了600多名适龄儿童的学前教育问题。同时,投入近10万元为两所幼儿园配备校服和教学用品,大大改善了农村幼儿教学环境,把扶贫工作落在了事关未来的“课桌上”。

阳光幼儿园的小朋友们。

  教育惠民是帮助村民摆脱贫困的长效之举。为了帮助更多的孩子,西北油田开展了以“100名党员志愿者与100个贫困家庭结对子,100名团员志愿者与100名贫困生手拉手”为主的“两个一百”帮扶结对活动。通过教育帮扶、“一对一”关爱,爱国爱党、民族团结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教”在学校、“育”在平常。“公益课堂”“李妈妈课堂”成为扶贫助学的一个个亮点。驻村工作队坚持每周两次为孩子们教授汉语、辅导作业、讲解科普知识。截至目前,已开课200余次,受惠学生3500人次。

驻村工作队创办的“李妈妈课堂”,深受孩子们欢迎。 

扶“志”,真正扶在“双手上”

  西北油田把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作为两个“车轮子”,让村民通过自己的双手走上脱贫的幸福路。

  柯坪羊肉素以肉质细嫩、无膻味而闻名。但由于该县地缘闭塞、运输距离长,陷入了“羊好山路远,肉好价太低”的尴尬境地。

  工作队做起了“羊”文章,投入35万元成立了合作社,帮助4个深度贫困村解决分散养殖销路难的问题。

村民在援建的养殖合作社上班。

  合作社对贫困农户的羊进行集中或分散养殖指导、集中收购宰杀、集中冷冻运输,并发挥“背靠油田”的优势,将柯坪羊销往油田。

  工作队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5元左右的价格收购贫困农户家里的羊,并在宰杀运输等环节为村里提供就业岗位,解决闲置劳动力。

  通过摸索,该项目日趋成熟。2018年他们累计收购216户贫困养殖户2800余只羊,促进贫困户增收112万元,成为帮助贫困户“精准脱贫”的有效举措。

柯坪县兴科服饰员工正在制作油田冬季劳动保护用品

  西北油田结合阿克苏大力发展纺织产业的机遇和油田劳保工装的需求,引进公司落户柯坪成立服装加工厂。该厂成为县里第一家服装制造企业,首批解决70人就业,人均年收入两万元以上。2018年,他们又新建投用了6000平方米的厂房,员工接近100人,新增就业150人以上。

  “自从去服装厂上班,在家门口就可以实现致富!现在家庭情况有了很大改善,日子好了,再也不愁了。”村民米热古丽·阿不都克热木高兴地说。

  家庭主妇艾尼帕木·米吉提来也是受益者之一。两年来,她凭借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娴熟的缝纫技术成为车间主任,管理60多名员工,实现了从农民到产业工人的华丽蜕变。

 

扶“心”,真正扶在“心坎上”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西北石油局党委书记刘宝增带着强化国家通用语言教育、促进脱贫观念转变的相关议案来到北京,强烈呼吁扶贫攻坚必须抓好教育本源和思想根源的问题。

  “贫困村要想彻底实现脱贫,既需要物质上的脱贫,又需要精神上的脱贫,归根结底是要在思想认识上脱贫。”刘宝增说。

  村子要发展,村民“等靠要”思想必须革除。

西北油田访惠聚工作队帮助贫困户搭建蔬菜大棚,在村里成立蔬菜种植合作社。图为村民阿依古丽·吾守尔家蔬菜大棚的黄瓜喜获丰收。

  工作队聚焦感恩学习教育和民族团结教育,做好专题宣传教育,讲述各项惠民政策等;选树优秀领导干部、脱贫致富能手,在每周一升国旗、农牧民夜校、入户走访等场合宣讲。

  2018年以来,他们先后组织开展了致富模范表彰大会、青年座谈会、返乡大学生恳谈会,组织农民参加“学习国家通用语言大赛”等活动,树立了学习语言知识、科学勤劳致富的良好风尚。

  西北油田还借鉴运用国企党建工作模式,提高对脱贫致富工作的思想引领水平。

  “村子发展好不好,脱贫工作实不实,基层组织建设强不强是重要因素,要以党建引领村子更好发展。”西北油田分公司副总政工师余满和说。

推广种植恰玛古喜获丰收。

  党建油地共建成为提升农村党建水平的“法宝”。西北油田完井测试管理中心与上巴格力村党支部、采油二厂与上库木力党支部、油田治安消防中心与下巴格力村党支部建立了结对共建伙伴,定期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工作座谈会等活动,5个基层“十面红旗党支部”的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等与8个村民党小组结对子,工作队部分党员与10名村“两委”成员结对子,使得党的基层建设更加稳固,村民脱贫致富的决心更大。

  “扶贫就是要解决村民的真困难,扶贫就要扶到农牧民的心坎上!”“今天终于帮玉素甫老人接通了水管线,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这是喀拉库提村工作队副队长陈刘杨在扶贫日记本上写下的两段话。

  驻村的这几年,他已写下十多万字的日记。而同样的日记本,“访惠聚”工作队驻村队员人手一本。

  2018年,西北油田195名干部员工与村民结对认亲,开展走访探亲2000余次,解决了一大批问题,办了数不清的好事。

西北油田组织开展医疗下乡活动。

  为防止因病致贫等情况出现,西北油田组织开展了“医疗下乡”活动,邀请乌鲁木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七四医院心血管、呼吸科、眼科等10名专家为600余名农牧民进行义诊,免费发放药品6万余元。

  工作队先后对1200余名儿童开展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筛查出的15名患儿分两批次送到乌鲁木齐接受了免费救治。

  在医院的病床上,7岁的小男孩阿依则巴·阿里木眼含泪光。他得到了免费治疗,油田的叔叔阿姨还为他献了血。健康终于回到了他的身上,而他的身上,也将会一直流淌着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真情。

                                    (文/潘从文 图/潘从文 王福全 王兴仓 侯小鹏 毛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