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辉 图/董波
咚不隆咚锵,咚不隆咚锵,咚不隆咚锵锵咚不隆咚锵……
每到傍晚,李四后村的男女老少几乎都能听到这铿锵的锣鼓声,大姑娘小媳妇们扭动着舞姿,爱看热闹的老少爷们儿和老婆婆们也凑过来,不时爆发出欢快的说笑声。

村民们在健身娱乐广场休闲娱乐。
自从党群服务中心和村民健身娱乐广场建成后,村里83岁的老党员于忠总爱到这里转一转,特别是傍晚,他觉得这是全村人的幸福时光。他拉着天津石化驻村帮扶干部章林的手,激动地说:“好多年啦,全村没这么开心了!”
2017年8月中旬,天津市委市政府启动“第二轮结对帮扶困难村”工作,特别把驻津央企作为重要的扶贫力量部署到扶贫攻坚战之中。天津石化公司接到任务后于8月下旬便按照当地政府的要求,派出章林这名老党员进驻到帮扶对象——李四后村。
李四后村位于天津蓟州区南部的下仓镇,全村203户585人。村子不算大,但基础设施非常差,除了有两条进村的水泥路外,纵横交错的村内土路赶上雨天就泥泞不堪,没有路灯,天一黑村里一片沉寂。村里没有任何集体产业,长年靠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运转。这情景,距离天津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困难村经过三年帮扶,基础设施建设要达到“六化六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要实现20万元的任务目标,差距实在太大了。天津石化的公司领导多次到村里了解情况、看望困难户,并嘱咐章林,对李四后村既要输血解燃眉之急,更要想办法激发内在活力管长久发展。

驻村干部章林走访困难户了解最新情况。
57岁的章林开始全身心地扑在李四后村。仅仅半年村里人大都和他熟稔了,说他经常骑个自行车或电动车走东家串西家,说话和蔼有劲,赶上饭口谁留也不吃,有的施工队老板请他吃饭更不去,给他发微信红包也不收。
帮扶工作进入第16个月,在当地政府和天津石化公司的支持下,李四后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长度达5000米、宽3米的路面水泥硬化,安装路灯206盏,新建了党群服务中心及村民健身娱乐广场……

新建设的文化宣传长廊以丰富的内容吸引着村民驻足观看学习。

新安装的投影设备为党员培训、农技科普等远程教育搭建了平台。
村庄的基础设施建设在稳步推进,村里的产业发展怎么搞?只有产业发展起来,村子才会激发出内在活力,才会走上良性循环。
章林苦思冥想,把若干初步方案和想法向公司领导作了汇报。
在天津石化帮扶领导小组召开的专题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出主意想方案,但就是不好决定。盖蔬菜大棚存在销路问题,发动职工献爱心买村里农产品存在能否长期持续的问题,搞养殖业存在建设用地问题……
李四后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仇宝禄对章林说:“我看你真是为村里操碎了心,给村里已经办了很多事了,大家伙儿都感谢呢!发展产业这事就别为难自己了,把村子帮扶到这样,我们已经知足了,再有啥过不去的事咱就靠政府呗。”
章林听后连珠炮似地说:“老仇,我在村两委班子会上说咱们要转变‘等靠要’的观念,你要带头转变啊。村里穷了这么多年,好容易迎来扶贫的发展机遇,再抓不住就翻不了身啦。现在村民用水都得限时供应,路灯也不是天天亮,为什么,因为你连这点电费都交不起。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完了,空调也装上了,你敢用吗?”

章林与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商讨村里的产业发展。
就在大家对村产业发展一筹莫展之际,一条蓟州区委书记在下仓镇马营村考察调研的讯息引起了章林的注意。在马营村有一家民营企业叫天津乔夫工艺品股份有限公司,他们长年用柳条编织柳帘等产品,大部分产品都销往国外,每年都需要从山东调运大量柳条。区委书记指示下仓镇党委能否考虑发展这一产业。章林闻讯后当即与镇政府领导咨询此事,得到的答复是:作为一个帮扶产业项目非常值得探索,如果你老章想带领李四后村试种,有啥困难镇政府保驾护航。章林听后兴奋不已,镇里的态度是明确的,可村民们怎么想心里没底。正值2018年年末,村里的冬麦已经播种完毕,章林与仇宝禄几乎把村里耕地转了个遍,发现尚有150亩左右准备在来年种春麦的耕地闲置。
章林说:“咱们在来年就种150亩青柳吧,听说收入可以翻番呢,抽空咱们去趟山东清河调研,乔夫公司说那是最大的青柳种植基地。”
仇宝禄点点头,说:“行,我再了解下村民咋想,咱们两委班子再商量下。”
去山东调研的路上天空下起小雪,部分高速路段被封闭。他们一行四人驾车或走高速或走辅道,宁肯绕道也不停歇。三天调研的结果令他们信心大增:一亩地种植青柳比玉米小麦至少增收一倍以上,且抵抗风雨冰雹等自然灾害能力强,非常值得推广。

章林与村干部讨论如何防治青柳虫害。
那段时间,章林是累并快乐着。他牵头负责的“李四后村长益农业种植合作社”成立了,合作社通过指导管理村民种植青柳,村集体的收入今年将有七八万元,明年肯定还会大幅增长。他起草的《李四后村关于长期帮扶困难户的规定》获得村民代表们的通过,每年将从村集体收入拿出20%作为帮扶基金,帮扶村里的相对困难户。这样即使将来帮扶人员离开村子,这长效帮扶机制还能继续发挥作用。他带领村两委班子成员以合作社名义与乔夫公司签订了五年的“柳条收购合同”。乔夫公司负责人乔福阳对章林说:“我真没见过像您这么用心帮扶困难村的,我啥也不说了,就听您的,写一条‘最低保护价格’,确保李四后村集体和村民的稳定收入。”
事情到此按说万事俱备,可推广种植青柳的信息在李四后村传开后,有兴趣的村民却寥寥无几。主要原因就是没种过,一亩地投入一千多块,万一绝收或产量低赔了怎么办。尽管章林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经过调研心里有了十二分的把握,但说服村民真是磨破了嘴皮子。章林急了,连夜起草了《种植青柳宣传要点》,宣传单在两天之内被发放到村里每一户。他告诉村民,天津石化在第一年将投入帮扶资金,化解大家的纠结与风险。“赚了是自己的,赔了算我的!”此言一出,给想种植青柳的农户们吃了定心丸。


李四后村的青柳长势喜人。
在李四后村的带动下,邻村也开始行动起来,今年种植青柳达700多亩。下仓镇的不少村子都表示,只要李四后村种植成功并有好的效益,来年也种。下仓镇党委书记张明富对章林说:“老章,你们天津石化带了个好头啊,镇里准备规划2~3万亩,到那时下仓镇不仅有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连环境都变了!”
如今,绿油油的青柳已经在李四后村茁壮地生长。
咚不隆咚锵,咚不隆咚锵,咚不隆咚锵锵咚不隆咚锵……
李四后村的村民们舞着唱着,他们在为自己未来的美好生活而欢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