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亚培 图/张博 汤应诤 张鹏
春耕黄金时节,在古张村百香果种植基地,茂名石化驻村干部李亚标和村民们正忙着为刚栽种的果苗除草。这片由茂名石化帮扶建成的果园,去年为该村带来了10多万元的收益。疫情期间,扶贫工作“不打烊”。李亚标组织村民抢时间复产耕种,希望新的一年村民们有更大收成。
“去年,古张村百香果园共销售百香果11623.7斤、番薯16096斤,累计收益13.8万元。”李亚标兴奋地说道。精准扶贫工作既要扶贫,更要扶智。按照茂名石化公司的部署,李亚标在产业扶贫上花了大量的心血,让百香果产业梦圆贫困村。


基地选择了病虫害少的优质无菌果苗进行种植。
用心摸清产业路子
2016年6月,按照广东省茂名市委、市政府安排,茂名石化结对帮扶省定贫困村--茂名市茂南区袂花镇古张村。受茂名石化公司委派,李亚标任该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兼驻村工作队队长。
古张村地处城市郊区,村中无规模产业,村民多外出务工,造成土地失耕、丢荒现象较多。部分土地失耕蛇鼠虫害严重,导致其他土地也无法耕种。李亚标看到这情况,感觉很痛心,决心要引进农业项目,让土地发挥价值,让村民增加收入。

李亚标带领古张村干部马不停蹄跑调研。
但是这样的耕地条件,引进什么产业合适呢?“不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他根据有关产业扶贫相关政策,多方联系,组织了3次4个种植园的实地考察和市场调研。每次调研回来,他挑灯夜战整理资料,起草调研报告,拟出相关建议。经过反复对比借鉴,他结合古张村地貌土质和人力资源,认为发展百香果种植产业最符合该村的实际。
李亚标请来农业专家论证,没想到他的设想和专家的论证不谋而合。百香果产业有盼头!他马上把想法向茂名石化公司以及村委汇报,得到了大力支持,最后决定采取“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模式,全力发展百香果产业。
用情说服村民让地
“不能,绝对不可能,这地将来我要用来建房的,绝对不会给你拿去种百香果!”发展百香果产业之初,李亚标听到了不少反对的声音。
村民把土地看得很重要,各有各的想法,有些村民直接就拒绝了李亚标租地的请求,甚至还有村民跑到已经同意出让土地的村民家里吵闹,动员大家不要让出土地。

李亚标上门与村民谈心。
不能因为个别人的反对,就动摇百香果产业计划。为了说服村民们支持百香果产业工作,李亚标开始挨家挨户地上门做思想工作、攀家常,给他们说这个产业的好处,“磨”到他们心动。
有一天夜里下着大雨,村民柯肖娟打开家门,看见李亚标打着雨伞,全身湿漉漉地站在面前,柯肖娟感动了,“李书记,您这是跑了多少趟了,为了我们古张村,您真是太用心了,也难为您了,这土地我一定让出来,支持百香果产业建设。” 柯肖娟一边给李亚标倒上热茶,一边真诚地表态。之前柯肖娟可是最反对出让土地的村民之一。
为了让村民们放心,李亚标和村委们商量后,决定通过参股或者拿补助的方式,让村民们自由选择,吃下“定心丸”,放心地把土地让出种植百香果园。
用爱点燃百香果梦
“我们村的陈丹,一直在信宜市那边从事百香果种植工作,还懂电子销售、网络销售等路子。”有村民给李亚标提供了一条重要信息。李亚标眼睛一亮,“太好了,我们马上去找陈丹。”
古有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现有李亚标和村委会干部们马不停蹄前往远在一百多公里的信宜邀请陈丹回来,一起合力把百香果产业发展起来。
在李亚标他们多番邀请下,陈丹终于表示愿意帮助家乡走上致富道路。“亚标书记是外人,都那么热心,我本来就是古张村人,更应该为家乡尽力。”从此,陈丹成为古张村百香果产业的核心力量之一。


百香果长势好,果农笑开了花。
项目确定后,李亚标帮助村民成立农业专业合作社,组织人员到广西博白实地学习种植技术,动员外出乡贤投资参股。合作社还委任陈丹负责基地的管理和销售。整个基地吸收8名贫困村劳动力就业。李亚标看见村民们满怀希望的眼神,心里感到很欣慰。
“古张村的百香果成熟了,每天供果400斤!”2019年7月,中国石化茂名石化公司的微信公众号上推出了这样一条推文。推文一经发出,茂名石化人的朋友圈都沸腾了起来。在那几天,茂名石化驻村干部李亚标、汤应铮和村民把果子搬到了公司各大食堂门口直销,村民供应的400斤百香果,在半个小时内就抢购一空。

李亚标组织企业职工到现场采摘促销。
茂名石化驻村工作队在协助合作社制定基地种植管理制度的同时还帮助合作社拓展销售渠道。公司还利用网络推广宣传、组织职工到现场采购百香果,实现扶贫销售“红利”,收益13.8万元。
茂名石化通过开展百香果产业基地和村级光伏发电使贫困户和村集体有固定的收益,帮助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全部实现家门口就业。去年底,古张村通过县级验收退出省定贫困村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