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要坚持“四个面向”,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并指出“石油对外依存度达到70%以上,油气勘探开发、新能源技术发展不足”等问题。如何破解油气勘探开发难题,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本期特邀来自集团公司3家科研机构和企业科研院专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发表见解,进行讨论,为“十四五”能源发展积极建言。
1.集团公司高级专家、西北油田副总经理兼总地质师 云 露
以科研创新推动资源不断扩大
塔里木盆地剩余油气资源以深层—超深层为主,油气富集规律极其复杂,许多制约勘探进程的关键性问题,都是世界级难题。对于西北油田来说,以科研创新推动资源储量规模不断扩大,重点要在基础研究、攻关关键瓶颈和整合系统内外资源3个方面发力。

2. 集团公司油气勘探领域(地球物理勘探)高级专家 王世星
建立科技创新清单突破核心技术
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高效勘探、效益开发,必须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建立科技创新清单,攻关隐蔽油藏精细描述、致密油藏物性描述、碳酸盐岩油藏非均质性表征、山前带高信噪采集与有效成像等核心技术,形成面向目标、面向地域、面向油藏的关键技术系列与运行流程,实施重点领域分层次阶段性突破。

3. 集团公司油气开发领域高级专家 曹绪龙
化学驱油技术孵化百万吨增油量
胜利油田化学驱油技术,经过30多年的发展,完成了从引进吸收、集成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过程,实现了从最初的跟跑、过程的并跑到现在的领跑,已累计增油超过3300万吨。化学驱油技术不仅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而且能大幅度提高石油可采储量,是保持油田产量稳定的重要手段。

4. 集团公司石油工程领域(石油工程技术)首席专家 曾义金
以工程技术创新支撑勘探开发
我国油气接替资源量巨大,但主要集中在深层和非常规资源,其资源品位差,地质条件复杂,油气有效开发依赖于工程技术进步与创新。要下决心自主研发以旋转导向系统为代表的井下随钻测控技术、极端条件下钻完井工具和材料,突破那些钻完井关键技术瓶颈,支撑油气勘探开发。

5.石勘院首席专家 康志江
矢志攻关深层开发关键技术
针对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发展不足的问题,重点是攻关复杂油藏建模数模一体化软件、人工智能储集体识别及开发优化技术,加快解决制约深层油气科技创新发展的关键问题。同时,要瞄准资源丰富的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攻关缝洞储集体精细描述、高效井位设计、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等技术,引领形成断控油藏开发关键技术与方法,占领超深层碳酸盐岩油气高效开发的科技制高点。

6. 西南油气分公司油气田开发首席专家 刘正中
以全面技术攻关加快天然气增储上产
四川盆地天然气资源丰富,但剩余天然气资源埋藏深、含硫,气藏类型复杂,面临石油工程技术等挑战,创新是提速增储上产的关键。首先要解放思想。提出新的开发模式,引进交叉学科适用技术并进行集成,形成配套技术。其次是加强技术攻关。在气藏研究、钻完井、储层改造等方面,开展全面的攻关、试验。再次,要加强统筹协调。开展多学科联合攻关,多兵种联合作战,多系统统筹集成。

中国石化各科研机构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专家超前思考,善思善谋善为,以实际行动推进关键技术研发,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促进油气增储上产,全力打造低油价下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