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4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在GOGD62-5井作业现场,当班员工边延蕾目视井口,轻松自如地按下输送键,油管输送机自动抓取、起升,将油管送至井口。 提及举升机改造,油气井下作业中心孤东作业区东二作业项目部经理徐朝阳竖起了大拇指。 目前,4台油管举升机的低压控制柜已改造完成。下一步,孤东作业区决心对完整电路系统实施改造。 8000元的报价单与滞修的困扰 2020年9月,一张标价8000元的油管举升机电路维修报价单被摆到了油气井下作业中心副总工程师、孤东作业区经理张广辉的办公桌上,这张来自厂家的报价单让他不禁皱起了眉头:修,外委维修费用昂贵;不修,耽误生产进度。 这台油管举升机因线路老化,整个低压控制柜的电路系统烧毁。如果滞修,基层员工将变回原来的人工抬油管施工,费时费力。但外委维修价格不菲且进度缓慢,有一台油管举升机的可编程控制器返回陕西生产厂家维修,一个月也没有回来。 “这种设备采用两套20芯无火花防爆插头进行连接,每次搬迁就位都要进行插拔连接,时间一久就会出现插头连接导线短路等问题,造成管杆输送机无法正常使用。”孤东作业区生产指挥中心张海东说。 在张广辉想办法的同时,东七作业项目部作业机司机魏志亮也对出故障的油管举升机进行了研究,他发现可编程控制器整体电路复杂,对操作人员技能要求比较高,有时误操作也会造成举升机的故障。单纯的修复低压控制柜,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2000元的维修费与自主革新的收获 修!张广辉下决心攻克难题。 在时间成本和维修成本紧张的双重压力下,外委维修显然不合适,但对于这样复杂的电路系统,作业区也没有维修的先例。 素有“电子机械达人”之称的大班司机魏志亮“维修+革新”的思路引起了张广辉的注意,两人一拍即合,魏志亮揭下了“难题榜”。他把高、低压自控柜直接搬到了宿舍,画图纸、分电路、对接厂家求证可行性。 “既然低压控制柜频繁出故障,那就不要它了。”魏志亮对原机的低压控制柜进行拆除,取消可编程控制单元,只保留原遥控接收单元和输出继电器,重新安装至小型的配电箱内,取消原控制柜两套20芯防爆插头连接,输出的控制信号电缆直接连接至电液控制阀的插座上。将新组装的控制柜直接安装于管杆输送机上进行固定,电路系统精简,工作可靠性提高。 这期间有员工反映,由于作业工序的不连续性,每天需要开关油管举升机操作多次甚至十几次,而每次操作都要穿戴绝缘用品,费时费力且不安全。 魏志亮联想到了原来汽车点火需要拧动钥匙,而现在普遍是一键启动甚至远程点火。他在控制柜开关机上加装遥控开关机电路,在不改变原机遥控器的基础上,将原来遥控的低压控制柜开关机信号送至高压柜,实现了远程遥控开关油管举升机。 整套设备改造下来,只花了2000元。他又对另外三台油管举升机低压控制柜进行了改造,效果理想,使用至今未发生低压控制系统故障。 “蝶变”激活一池春水 油管举升机电控系统及操作系统改造成功,像是蝴蝶效应一般,在作业区卷起了一股革新风。来自基层实践的革新更有力量,魏志亮也因革新受奖4000元。 “基层实践中的革新成果,不仅解决了生产难题,提高了效率,更重要的是开发了思路、启迪了思想、带动了创效热情。”张广辉为这样的局面感到欣喜。 来自基层的革新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大修作业项目部研制薄壁套铣筒,解决了处理遇卡封隔器胶皮或卡瓦时,无法采用套铣作业进行处理的难题,每打捞一组封隔器节省工序3道,每年能增效37.8万元;基层自主改进了手动防喷器全封扳手,实现了操作台上站立快速开关全封闸板的目的,提高了关井效率,有效防范了井喷失控事故的发生;旋塞阀试压三通的成功研制,简化了现场井控装置试压步骤,避免了重复的安装工序,年综合经济效益达30余万元…… 不同于“高精尖”的技术集成,这些“小快灵”的革新成果均来自基层实践,解决了生产中的阻滞和瓶颈问题,为提质增效提供了更具基层力量的技术支撑。 (聂洪利 王希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