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8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有了‘U型接油槽’,油库场地上再也看不见卸油时滴漏的油渍了!” 闻声瞧去,江苏淮安齐湖油库安全员徐建波正滔滔不绝地给新入职的大学生陈雨讲他的小发明创造。如数家珍一般,一片口罩,难掩他介绍自己小发明的澎湃。“U型接油槽”成了大学生们学习取经的“香饽饽”。干了2年化验员,8年安全员,边工作,边思考,已经成了徐建波的习惯,徐建波拧着一股钻劲儿练就成驻守在油罐边的工匠行家。 爱动脑筋的徐建波是齐湖油库创新工作室的一员,在日常操作中遇到问题总爱想想怎么办。油库有设备检修,徐建波也爱在一旁琢磨着,阀门怎么修,鹤管怎么接。“建波,拿个吸油毯来。”每天油罐车来发货台卸油后,地上总会留下一些油渍,卸油口无法无缝衔接难免会出现少量油品滴漏现象,给油库作业现场造成了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同时给员工现场的清洁标准化管理工作带来了难度。 徐建波拿起鹤管,瞧着油库场地上经常替换的吸油毯,心里觉得很是浪费。“倒出后的洗衣液滴漏到桶外,就像卸油后漏在鹤管外面的油滴一样。”他左右打量着漏出的油想到了洗衣液瓶的回流口,眼睛里突然发了光。 利用这一原理,正好可以解决油品的滴漏现象。他左手抱着洗衣液瓶子,右手在纸上构思鹤管接口的雏形。 直径有多长,如何接油不易漏,设计更顺手?各种想法不断在徐建波脑海里盘旋。 不多久“接油槽”诞生了,在鹤管接口处设置安装了“接油槽”,在吸油盘上采用吸油毡对滴落的油品进行吸取。这样一来,有效降低油品的滴漏。 初稿一出,徐建波仍觉得设计不足,使用起来未免僵硬。他反复查阅油罐车鹤管图纸,画了一张又一张设计方案,力求找准位置,想对法子。通过不断查找相关书籍,徐建波想起了重力的应用。 为防止罐车鹤管接口处设置形式的不同,徐建波在设计上加了重力滑轮,并将形状调整成了U型,有效保证了接油槽托盘旋转的灵活性。 主意一出,既能避免油品滴漏又能自由转动的“U型接油槽”设计很快得到应用,有效降低吸油毯的消耗,并赢得江苏石油员工技术创新成果展评的一等奖。 (丁文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