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5-28 来源: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李丹,是地球物理公司阿尔及利亚项目修理班班长,一米七的个头,虽然被非洲撒哈拉沙漠炽热的太阳晒得黑黝黝的,工作服常常沾满油渍,但物探人那种特有的刚毅劲头却始终不减。 “每每闻到机械散发的柴油味,都能让我精神抖擞,干劲十足。”李丹对他的机械修理工作的自豪感和成就感,总是溢于言表。 十年前,李丹第一次踏入非洲这片热土。SINOPEC311队招聘了上百名当地汽车驾驶员和修理工,但外籍员工的技术水平较为薄弱,无法满足项目施工现场的高效运作要求。如何让外籍员工更好更快地掌握驾驶技术和维修技能,是李丹在属地化管理方面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难点问题。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项目开工前,他按照理论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采用“互动和讨论”形式调动外籍员工的学习积极性,白天在营地指导他们练习实操,晚上深入浅出、不厌其烦地教导和指引他们学习理论课程。除此之外,李丹特别挑选了几位技术较好的外籍员工当徒弟,手把手培养。不论外籍徒弟遇到什么问题,李丹总是能够不厌其烦地一遍遍教,让外籍徒弟融入一起研讨交流。在这种理论结合实践的培养模式下,外籍徒弟很快提高了汽车驾驶和维修水平,也学习到了中方员工对工作、技术管理的严谨认真态度。 十年项目运作,经李丹培训的外籍徒弟已达数百名。他经常说,当地员工的技术水平能力高了,我们的品牌知名度也高了。 从事汽车修理工作二十多年,李丹对各种型号的车辆早已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在他眼里,车辆就像相处多年的挚友,每当听到车辆运转过程中的异响,就像听到老朋友咳嗽一样。一次,沙漠中的一台车辆出现故障,李丹的得意门生亚辛·朱迪忙活了一个多小时都没有排除故障,通过车载电台告知李丹救急。李丹赶赴工地后,他一听一看就找到了“症结”,三下五去二的排除了汽车故障。“你是给车打针了还是吃药了?” 亚辛·朱迪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 “李丹对我就像父亲一样!”朱迪说起李丹时有些激动。“有一次,看到我的鞋子不合适,他就送了我一双自己的鞋子。我生病时,李丹会去帐篷看望我。” 在李丹眼里,海外施工没有节假日,没有休息日,仿佛耳中只有机械在诉说自己的过往,而他也甘心做一个倾听者,处理各种机械故障。只要工作需要,不耽误现场施工需求,他都是随叫随到。 在大伙儿眼里,李丹是工地上的“最牛班长”。在国内的每个节假日,他的爱人都会与远在非洲工作的他视频通话。每到那时,这位“最牛班长”却没法再“牛”了,总是躲在营房车外面没有人的地方,一边视频一边任眼角慢慢地湿润。(许建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