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1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我这人就是爱玩。”年近40岁的潘智邑依然像年轻时一样,“贪玩”得很,一旦发现有损坏的仪器、设备,兴奋点就一下子被激发,非要搞清楚设备为何被损坏,并想尽办法修好,“才开心、才过瘾”。 潘智邑是华北石油工程公司井下分公司201压裂队设备总管,主要负责设备的维护、修理工作。他充分发挥电子、机械的特长,在保障设备良好运行的同时,积极创新,发明改造实用的仪器、工具,帮助解决生产中的大问题。2020年,该公司为“潘智邑创新工作室”授牌,工作室成为激励员工创新的标杆。 连夜改造“发烧”设备 一次,塔河油田TK866井施工时,8号压裂车突然“发高烧”,潘智邑果断决定停车,等温度降下来后排查原因。经过拆卸,发现是液压马达驱动轴严重磨损,他立刻联系后勤基地把配件送到现场。 但当拿到配件后,他们发现,驱动轴是上一代产品,直径小、不配套。等厂家发配件,至少需要一周时间,眼下正是施工高峰期,要是租用一台压裂车,每天要花费5万元以上。“不能等,联系当地机加工厂加工一个轴套。”潘智邑果断决定。 时值傍晚,机加工厂师傅已经下班,他们请求师傅连夜加班,按照设计加工一个衬套。衬套加工好后,潘智邑带领大家通过给外套加热,将衬套镶嵌到内套中,经过这一改造,可以满足使用。他们一直忙到第二天早晨,压裂车终于恢复正常运转。 接地气小创新破解大难题 压裂车组泵车上凡尔座的密封胶圈是易损件,一年下来要更换的密封胶圈有1600个以上,用手工拆装非常费劲,一人每小时顶多拆装5~6个,有一次因为拆装密封胶圈还差点耽误生产。 为此,潘智邑下决心解决这一难题,创新发明出拆卸安装装置,与扒汽车轮胎的原理一样,安全、省力、快捷。“我们经过试验,10分钟时间拆了30多个,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 在压裂施工中,员工要爬上两三米高的采油树上安装拆卸高压管线,按照要求,员工上去作业必须系上安全带,然而,采油树上没有悬挂安全带的地方。 怎么办?潘智邑与员工一起想办法,决定利用废旧的钢管、方钢,焊接一个可以拆卸的支架,固定在采油树上,安全带可以系在支架上方L形的圆钢管上,经过多次试验,一套“采油气井口安全带系挂装置”研制成功,经过现场应用安全、可靠,并获得国家专利局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目前,这套装置已经在西北油田采油厂推广应用。 鼎力相助兄弟队伍解痼疾 兄弟单位有需求,潘智邑同样义无反顾地给予支持。 去年10月,潘智邑回家探亲在机场候机时,接到在内蒙古工区施工的华北203压裂队设备管理人员的告急电话,说是混砂车控制屏损坏,整个压裂施工无法进行,万分焦急。潘智邑通过语音聊天、传照片,遥控指挥对方每一步如何操作,终于在登机前排除了故障,压裂施工恢复正常。 压裂车的中央处理器相当于车辆的“大脑”,由于制造缺陷,程序容易丢失,造成车辆瘫痪。只能寄回厂家恢复程序,来回至少需要1个月时间。 潘智邑通过对该处理器进行分析研究,终于找到了更好的解决方法,使程序不再丢失。类似这样的处理器在固井车、修井机等车辆上都有,也会出现相同的故障。2019年11月,在哈萨克斯坦施工的固井队固井车中央处理器出现故障,潘智邑遥控指挥对方将备份好的数据采集软件安装到位,并教会他们操作流程。 (马献珍 刘明辉 方彤 董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