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6-16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
![]() |
![]() |
石化新闻![]() |
以科改示范行动为契机,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抓住管理短板和薄弱环节,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技队伍活力动力,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优化组织模式,为创新质量蓄力。完善评价机制,为创新活力加油。推进简政放权,为创新主体减负。 李明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有力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保障,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工作指引,以科改示范行动为契机,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统一,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抓住管理短板和薄弱环节,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激发科技队伍活力动力,以改革驱动创新,以创新驱动发展。 优化组织模式,为创新质量蓄力。新型举国体制,强调的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科技创新更是需要集中力量、协同攻关。要打造协同开放创新体系,加大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平台对外开放力度,发挥企业出题者作用,精准把握行业痛点,牵头创新链产业链合作,组建创新联合体。破除专业、组织壁垒,高效推进项目长负责制,促进“大兵团作战”。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家科技发展战略要求,加快落实“揭榜挂帅”“赛马”机制,聚焦以攻克重大科技难题、长期未解决的痛点问题和卡脖子技术为目标,打破传统科研任务组织方式的路径依赖,打破人才机制上的条条框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不拘一格选人用人,不问来者身份,不计应者资历,谁有本事谁就挂帅出征。成立青年学术委员会,广集青年之智,凝聚青年之力,为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完善评价机制,为创新活力加油。在项目评价上,根据科研创新平台、技术服务平台、公共支撑平台“三大平台”上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特点,建立定量与定性相结合、KPI与价值观相结合的分类评价体系。科研创新项目的评价以项目任务、科研成果、成果转化等为重点;技术服务项目的评价以为企业创造价值、服务质量等为重点;公共支持项目的评价以支持服务质量、新方法建立等为重点。同时,重视科研试错的探索价值,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在人才评价上,克服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唯奖项等倾向,根据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才的特点,分类建立健全涵盖品德、知识、能力、业绩和贡献等要素各有侧重的多维度评价标准,与时俱进、动态调整,形成以职位属性和岗位要求为基础、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体系。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制定合理有效的人才利益保障机制,让评价和激励有效衔接,杜绝“有评价没激励”“重评价轻激励”,让有为者获得认可和回报,平庸者得到鞭策和倒逼,无为者得到退出和淘汰。 推进简政放权,为创新主体减负。深入一线、洞悉需求,梳理问题清单,建立整改台账,推动管理职能部门转作风、提效率,切实解决科研人员反映强烈的陪会多、表格繁、报销难等事务性负担,持续为科研人员减负松绑,将更多精力聚焦科研主责主业。借鉴知识产权专员、财务助理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扩大助理专员制度覆盖范围,为科研人员处理行政事务提供全过程专业化服务。通过控制总量、精简流程、统筹合并等形式,减少各类评审评议,把时间还给科研人员。推动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打破仪器设备为研究室和课题组所有的局限和分散割裂的碎片化管理模式,探索促进设备仪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推动科研要素融合发展。完善项目长负责制配套制度,将部分人财物支配权让渡给项目,赋予责任人在项目管理中的各项权益,加快科研项目研发进度。通过有的放矢的举措打出政策组合拳,切实深化科技“放管服”改革,优化创新环境。 石科院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和科协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面向”,强化责任担当,激活创新资源,坚定创新自信,干大事、干难事、干需要时间积累的事,为中国石化建设技术先导型公司、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为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院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