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人物频道 >>> 一线故事
 

17年匠心不改为作业革新

2021-06-16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我想到了如何将严重腐蚀油管打捞出井筒的办法了!”

  6月8日,面对前来领取工具的技术人员,中原油田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主任技师胡彦兵激动地说。

  前不久,基层技术人员反映腐蚀严重的油管打捞比较困难。胡彦兵立即带领创新工作室成员进行攻关。参加工作17年来,胡彦兵致力于作业革新。他所带领的“胡彦兵创新工作室”是一个成立9年,由8名高级技师组成的员工创新团队,为中原油田作业系统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奋起直追得金奖

  2004年12月,胡彦兵被分配到中原油田采油六厂原井下作业大队。

  “又脏又累作业队”。作为一名从小在油田长大的油二代,这是他对井下作业工的印象。

  满心期盼着,没想到来到了作业队,满腔热情遭遇冰冷现实,胡彦兵对工作失去了信心。一年后,迎来了初级工考试,他没有通过。此时的胡彦兵心情更加失落。“这次的成绩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待工作的态度,不会就要学。”师傅刘国俊的一席话,点醒了迷茫的胡彦兵。

  此后,他完全像变了个人,一改往日的懒散态度,工作积极主动,到处收集学习资料,补充专业知识。

  技术比赛是工人快速提升职业技能的通道之一。胡彦兵踏实工作、积极学习的态度得到领导的认可,领导推荐他参加技术比赛。2007年,第一次参加技术比赛,他就获得佳绩。2011年,他参加集团公司井下作业比赛获得金奖。2012年,中原油田为“胡彦兵创新工作室”授牌。

  攻坚克难终成蝶

  6月5日,中原油田马11-18井进行射孔施工时,使用的射孔一体化管柱泄油器,成功解决了不用洗井替油、湿起管柱的现场难题。

  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有员工反映在油井停泵检修时,无泄油器可投,起管时油管内的油水会洒到地面,造成环境污染。胡彦兵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带领创新工作室的成员攻关。一个多月后,射孔一体化管柱泄油器应运而生。

  “射孔一体化管柱泄油器的应用,提高了作业生产时率,不用洗井替油,达到100%不污染油层。”胡彦兵介绍。

  除了射孔一体化管柱泄油器,胡彦兵创新工作室还先后获得187项成果奖项,其中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4项、省部级创新成果两项、科技成果6项、QC成果9项,为中原油田井下作业系统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提起胡彦兵可能有人不知道,但是说起胡彦兵发明的工具,作业系统的人都知道。”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经理应斌说道。

  无私传艺芳满园

  “诚邀大家加入我们的创新团队。”5月30日,在给培训员工讲课的时候,胡彦兵的徒弟宋明明邀请青年员工一起加入创新工作室。

  宋明明是创新工作室的成员。在胡彦兵的引导下,宋明明早在几年前就拿到了集团公司井下作业工具工金奖。之后,他不断努力,成为一名讲师。今年初,员工李保生在研制吊卡保险中遇到困难,宋明明主动与他沟通,把自己编写的资料送给他,通过面对面地交流、指导帮他解决了困难。和宋明明一样,进入工作室的年轻人都尝到了甜头,得到了提升。

  近年来,胡彦兵的创新工作室共培养出4名高级技师、3名技师、5名技术工种带头人。他的团队现在已经成为一支耀眼的创效明星团队,引领中原油田作业革新的新热潮。

  (张志刚 孙博)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