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石化海外
 

海外故事|阿布拉汉姆:从卡车司机到人力资源助理

2021-06-23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阿布拉汉姆是我的第一个外籍徒弟,他的故事要从我到埃塞俄比亚参与海外项目说起。

  第一次参与海外物探项目,第一次招聘当地员工,虽然在国内做足了功课,但还是遇到了不小的挑战。当地人的文化知识和受教育程度偏低,没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多数不能用英语交流,这给项目招聘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

  现场业主监督介绍阿布拉汉姆作为我的人力资源助理,他是附近村里的一名卡车司机,皮肤黝黑、嘴唇厚实,一簇一簇蜷曲的头发。

  阿布拉汉姆只有几年在外资企业从事卡车驾驶的经历,没有丝毫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便成了我在海外项目带的第一个外籍徒弟。

  招聘当地人的工作看似简单,其实不然,需要对每一位入职人员的健康状况、工作技能、家庭情况、劳务经历等了如指掌。我手把手地教授阿布拉汉姆学习当地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管理和考核知识,一段时间后,他对当地人力资源事务也渐渐熟悉起来,包括雇员考勤考核办法、合同签订等各种流程手续,以及各种奖励机制的制定与发放,顺理成章地掌握着对数百名求职者能否被录取的生杀大权,被当地员工冠以“埃塞俄比亚员工大总管”的绰号。

  在阿布拉汉姆的眼中,我这个师父有着两副面孔,一会儿是“坏人”,一会儿又变成“好人”。

  说师父是坏人,是因为我对他的管教非常严格、要求苛刻,我给了他好多“痛的领悟”。一次,阿布拉汉姆擅自将放线班的几名员工调整至卡车驾驶岗。这几名员工虽然持有重型车辆驾驶执照,却没有通过队上的培训考核。可这几名外籍员工又特别想驾驶卡车,他们认为驾驶员是个技术岗位,放线班是一个操作岗位,体现不出他们的工作岗位“含金量”。我当即给他出具了一份警告信,并给他解释说,岗位没有贵贱之分,如果岗位培训不合格,在施工中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自那以后,他在工作中再也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

  说师父是好人,是因为师父时常送给他清凉油、镜子、中国折扇和中方队员订制的T恤,作为他的工作奖励。在他的眼里,如果穿上中方管理人员的制服,才真正算是我们的一员,这是一种荣誉的象征。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当地雇员的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当地人享受当下、不慌不忙、不紧不慢的文化习俗与整个项目快节奏的工作气氛有些差异,时常有一些小摩擦。每每这时,阿布拉汉姆就成为中外员工之间的“润滑油”,传达外籍员工在工作中的诉求,代表公司向外籍员工传达、解释公司的制度。

  海外项目运作,需要中方人员一人多岗,关键时候关键岗位要能顶上去。有一段时间,队上缺少驾驶重型水罐车司机,因为我持有重型卡车驾照,便临危受命。每天,我顶着烈日往返于几十公里的井场去拉运饮用水。阿布拉汉姆刚开始不理解,在他的印象中,外资企业员工个个都是管理和技术人员,怎么也干这种粗活?一段时间的耳濡目染,他也和我一起去一百多公里之外的市场购买生活和生产物资。“中国人太能吃苦了,太勤劳了。”这是中国人给他留下的印象。

  如今,阿布拉汉姆早已娶妻生子,作为他的中国朋友,我打心眼儿为他高兴。(许建峰)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