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石化海外
 

海外故事|老同志的新贡献

2021-06-24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夏俊琪是江汉石油工程公司国际合作公司瓜多尔项目部的修井队平台经理,他扎根基层33年,在海外工作15年,是该项目最年长的员工。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随之而来的是国际油价下跌,石油工程市场再遇“寒冬”。3月底,厄瓜多尔钻修井市场的队伍全部停工。4月初,夏俊琪所在的907修井队接到业主复工通知。此时复工复产,无疑是一项挑战。

    为了顾全大局,夏俊琪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复工任务,带领907队进入“战斗”状态。他主动参与复工方案和防疫措施的制定,积极献计献策,努力推进复工准备工作。为了降低中方员工感染风险,项目部决定本次复工的中方人员不驻现场,由夏俊琪在前线基地远程指挥生产。

    经过精心的复工准备,907队在4月25日顺利开工,成为了疫情期间当地首支复工的修井服务队伍,开启了修井现场“零”中方人员的新管理模式。为了保证安全生产,他每天早上6点不到就起床,通过语音连线与现场员工对接工作,通过WHATSAPP实时掌握现场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问题。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他反复研究业主、国工厄瓜多尔子公司和项目部的防疫规定,对于员工隔离、检测、倒班、通勤等工作他都坚持亲自安排,每天视频检查现场体征监测、喷药消杀、防疫物资的发放情况。

    为了减少流动,项目部将当地员工倒班工作时间从14天调整到28天。一开始,很多员工不适应,部分员工甚至提出辞职,夏俊琪凭借多年在外方员工中建立的威信,找大家逐一谈心、做工作,终于稳定了队伍。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907队复工后保持安全平稳运行,日费率为100%。业主发来表扬信,高度肯定了该队的服务质量和防疫工作。

    2020年8月,回国航班终于复航。长期驻守海外的中方员工都迫切想回国与家人团聚。但项目要运行,员工们只能分批回国。

    在厄瓜多尔项目部组织的倒班会上,夏俊琪率先表态“让其他人先回去吧,我再等等”。其实,此时他已连续工作8个月。这期间,他的孩子因疫情失业,爱人身体状况不佳,他也想早点回去,但关键时刻他还是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

    在他的带动下,很多人也愿意服从项目安排,大家一起解决了多项倒班难题。2021年年初,随着人员回国,修井项目只剩下夏俊琪一人,他担负起907和908两支队伍的生产工作,工作量突然倍增。他井井有条安排好各项工作,就算加班加点也要把每项工作做到位,很少在晚上11点前休息。

    夏俊琪不仅擅长生产管理,也是设备技术能手。他喜欢动手动脑,经常在现场做一些小发明、小改造。907队一直存在角传动箱与发动机功率不匹配的问题,影响了角传动箱的使用寿命,每2年就要维修一次,不仅增加成本,还影响生产,降低业主的满意度,夏俊琪决心要解决这个问题。

    经过仔细思考和论证,他准备把650HP修井机的角传动箱用在550HP修井机上,方案得到了项目部和公司的支持。新的角传动箱到货后,他利用907队在前线基地待工的机会,立即着手改造工作,为了确保改造成功,他开展了大量的测算工作,每一项整改都亲自把关。

    为了节约费用,他没有申请吊车,而是自己搭建工作架,用手动葫芦完成了所有拆卸和安装。由于新传动箱与原传动箱在尺寸、构造上有差别,安装前需要进行大量的整改工作,他每天从早到晚都在修井机上忙活,盯着焊工进行切割和焊接作业,避免出现差错。

    经过整整7天的连续工作,终于完成整改。测试一切正常后,他擦着汗说:“搞定!以后再也不用担心角传动箱的问题了!”

    从2020年疫情暴发开始至今,夏俊琪多了一项爱好——跑步。一年多来,他再忙都要抽出时间跑步,刮风下雨不中断,他经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身体好了,才能挑起重担、扛住压力。”

    他坚持跑步,在项目中掀起了运动热。大家一起锻炼时,一有机会就让老同志讲述当年的故事,一起回忆江汉队伍刚进入海外市场的不易,一起回忆厄瓜多尔项目由弱变强的奋斗历程,激励大家珍惜当下、努力工作,努力为项目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吴海南 吕敏)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