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石化海外
 

海外故事|沙海热战

2021-07-21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进入七八月份,沙尘暴走了又来,中东大漠深处的水蒸气也被吸得一干二净。大太阳烤干了井场周围的一切绿色,沙粒的黄色所带来的视角冲击让人头晕目眩,一呼一吸像吞火一样难以下咽。在沙特东部的沙海里,400℃左右的柴油机排气歧管、接近100℃的泥浆,让华北石油工程SP306井队施工现场变成了滚烫的火炉,炙烤着我们的前胸后背。

  7月20日,海水蒸汽笼罩着整个井场,施工区域距离最近的海岸不足2公里。不断冒汗的皮肤黏着短袖,像是裹上了一层保鲜膜,汗水穿过短袖渗透工作服,顺着衣角嘀嗒。这样的天气已经连续20多天了,空气湿热,再加上湿透的口罩和面罩糊在鼻孔上,尽管每一次呼吸都要竭尽全力,大家还是把个人防护品穿戴得保质保量。

  中午时分,风卷着沙粒把钻台值班房窗户打得啪啪响。趁着游车上行的间隙,钻工陈志洋甩掉粘满泥浆的手套,下意识地往上拽了拽衣领。站在对面的同事小李在母扣上均匀地涂满丝扣油,再紧握着刷子把向下猛一用力,把即将洒落的油滴抿到扣槽里。此时,井架工赵举朋扣上吊卡示意上提,陈志洋早已用钩子拉稳了59号钻柱根部,以防止拉起的钻柱前后回荡,小李双手推着钻杆以减少摆动的幅度,两人一前一后,5秒内把公扣对入母扣。紧接着陈志洋后撤两步,右手轻推液气大钳的移动手柄,大钳稳步。此时,小李双手扶住上旋盘把手,上下钳头准确无误地卡住钻杆本体。下钳抱紧,上钳高低速来回转换两次,陈志洋只用了12秒。由于定向仪器的信号问题,同样的动作,陈志洋已经连续重复了300多次。

  摘下近视镜,扬起胳膊,用袖口贴在额头和眼睛上一来一回,蹭掉蛰眼角的咸水,每接完立柱后,陈志洋给自己留了几秒擦汗的时间。

  听到定向队“开泵试仪器”的通知后,陈志洋冲进值班房,双手捧着1500毫升的水杯,一口气干了个底朝天。 然后,打开保温桶接半杯冰水,扎起马步,俯下身子,全部浇进脖子里降温。接班还不到4个小时,陈志洋喝完了第3杯水。

  “太阳落山,潮气更大,出的汗更多,从接班到下班身上的汗都没有干过,一个班下来,我们俩就喝掉6桶冰水,加送上钻台的酸梅汤,足足有60多斤,肚子胀胀的,仍然感觉口干舌燥。”陈志洋指着桌子上的保温桶说。虽然空调的凉风已经吹了5分钟,右手食指还不停地在额头上刮汗珠。

  “不怕工作服变白,就怕工作服变暗。”这样的场景,让他想起刚入沙时,一名“老沙特”的提醒:“工作服白汗渍多,起码说明身上汗能干,就怕衣服颜色变暗,汗水一直泡着,湿淋淋的衣服裹着身体,还不敢吹空调,很容易造成风湿。 ”

  定向仪器中途测试完毕,伴随着“扑哧扑哧”的排气声,液气大钳继续高速旋转,顺着陈志洋衣角嘀嗒的汗水和穿梭的游车一样忙碌。(任海超)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