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22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在贵州黔西南石油分公司,有一位油库安全管理的专家,他就是晴隆油库的安全管理员,莫林。 2021被评为省公司先进管理工作者、先进操作工的他,进入晴隆油库已经11年了。 晴隆油库在2019年、2020年连续获得贵州石油分公司“先进油库”的称号。 莫林总说,安全就像盖房子,如果基石不稳,高楼大厦也会倾斜倒塌。安全就像造轮船,如果有一颗螺丝钉松动,轮船也会沉入大海。 所以他深知安全的重要,觉得自己就是一颗“安全螺丝钉”,在这11年的安全管理里,他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安全管理方法。 稳扎基础,虚心求教。刚到岗位时,他的内心也是忐忑不安的。对油库设备的管理不熟悉,维修维护时拿起工具不敢动手,只能站在师父的旁边看着,两三次下来,曾被同事们笑称为“监工”。那时候心里便鼓足了气,发誓要在最短的时间摘掉“监工”的帽子,于是,他一边给师父递水、递工具,一边把操作方法牢牢记在心里,闲时就倒腾闲置装置和仪器来熟悉设备结构,不懂就问。通过不断的琢磨,他学到了很多小知识和小窍门。 “原来法兰螺丝是要对角拧紧才不容易渗漏的、上法兰垫片时抹点黄油就更好操作、用AB胶就可以快捷的堵住沙眼……”同事们对他的“碎碎念”已经见惯不怪,在他这儿,对设备研究的执着不亚于对女朋友的用心。 在基层,管理好设备在安全管理中就成功了一半,为了更好地摸清所有设备运作原理,他反复的阅读设备说明书,并向设备厂家请教设备结构,在一次他解答了师父也没弄明白的问题后,同事们猛然发现,莫林竟然默默地成长为了一个设备小灵通。 注重细节,耐住性子。 “细节决定成败”是莫林的座右铭,在这个危险化学品行业里,细节决定着员工和财产的安全。莫林在给其他员工授课时说:“如果输油管线发生渗漏,不及时发现,不及时修复,在输油过程中,管道压力激增会导致泄漏点扩大,进而发生不可挽回的安全事故”。 油库巡查,他每次都要比别人花更多的时间,就是担心检查不到每一颗“螺丝钉”。他所总结出的“看、听、闻、摸”四步巡查方法,被同事和其他油库的人员纷纷沿用。往细了说就是看设备、听运行声音、闻异味、摸设备温度。 还记得在2016年,莫林在对库区设备进行日常检查时,发现检修人员在对油库油气回收系统安全阀进行拆卸检测,由于2015年油库安装油气回收装置时没有考虑安装固定爬梯,虽然检修人员绑了安全带,可仍然存在高处坠落的风险,于是他立即咨询了相关专业人员,主动请缨带领维修班开始研究方案,上报分公司请求安装固定爬梯。经分公司同意后,他与安装人员一起努力,仅用了13天、1.8万的材料及制作费用便排除了一个较大的安全隐患。 还记得2017年的一天下午,莫林在对库区进行巡查时发现7号罐液位仪显示的数据整天都没有变化,察觉到这个细节,他怀疑液位仪发生了故障,便立即上报油库主任,油库主任立即组织人员开展排查,顺利排除设备故障,也排除了油罐冒顶的危险。 不断积累、学以致用。经过统计,仅2017年一年,莫林参与检维修设备100余次,单独排除设备故障60余次,发现并排除了各类设备设施安全隐患50余处,确保了油库大大小小设施设备的正常运行。 之后的每年,检维修设备次数有增无减,故障及隐患的数量有减无增,自他进入油库后,对油库的各类资料更新更改超过了10000次。这日复一日地操作,让他成功地成为了一位专业技术过硬的安全管理人员,晴隆油库的办公室内摆放着的一张张荣誉牌匾背后,少不了他这颗“螺丝钉”的功劳。 心存责任、报答社会。 2019年12月,一辆客户的油罐车行驶至距离晴隆县沙子镇收费站500米处时车辆突发故障,导致油品泄漏,在接到政府部门的电话后,油库主任立即组织油库人员携带吸油毡、灭火器等应急救援器材的赶赴现场,莫林按照平时预案演练的流程组织员工救援。 在得知现场无油料回收泵后,莫林立即驱车到晴隆县公司借来抽油泵,配合政府人员完成泄漏车辆油料转输,及时避免了后续可能发生火灾或爆炸的严重后果,让环境没有受到油料污染。 如今、这颗“螺丝钉”还在油库发光发热、他巡站的身影就如清晨朝阳里亮丽的风景线,安全有保障,就是石化最美的画面。(江烨瑶 刘慧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