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7-28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
![]() |
![]() |
石化新闻![]() |
面向油气及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加速推进世界领先研究院建设。加大基础研究力度,组建专门团队,增加科研投资,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坚持问题需求导向,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深化科研机制改革,让科研人员从烦琐、不必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 路保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给科技创新擘画了目标路径。作为中央企业直属的科研单位,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按照集团公司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研讨班相关部署,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加速推进世界领先研究院建设。 加大基础研究力度,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工程院将进一步加大基础前瞻研究力度,组建专门的基础研究团队,增加基础前瞻科研投资,围绕石油工程技术发展的机理、机制、方法、模型等基础问题和前瞻技术,开展高温高压特深硬地层失稳规律与岩石破碎机理、流固热耦合下的岩石微观力学特征及裂缝延伸规律等方向研究,为高效钻井、井筒强化、钻井提速、缝网压裂等技术创新奠定理论基础。深化人工智能、微电子、新材料(量子、纳米、石墨烯、智能)等融合创新,开展随钻智能油气识别、智能监测、智能压裂技术研究,探索原位改质、井下油水分离、智能微井眼成井等前瞻技术,集聚原始创新动能,为重大技术研发和颠覆性技术突破提供保障。 坚持问题需求导向,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工程院面向油气及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将突出问题导向,围绕深层油气、天然气水合物、氢能等能源领域发展需求,大力实施“5515”创新工程,强化“提速、提质、提效、提产、降本”关键技术攻关,突破制约深层油气、致密油气、页岩油气、高温地热等油气和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技术瓶颈,攻克超高温测量、高精度成像等技术,发展非常规油气、深井超深井油气、致密低渗油气、海洋油气、新能源及储能与利用等5项核心工程技术,打造特殊钻井液、复杂地层固井、钻完井工具、随钻测控、特殊储层改造等5项品牌技术,培育石油工程战略参谋、钻井地质环境因素描述与井震指导钻井、智能钻完井等10项特色技术,丰富油田化学流体与材料等5类技术载体,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油气高效勘探开发关键技术难题的能力,引领油气及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能源转型。 深化科研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作为集团公司“科改示范行动”试点单位,工程院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构建“科技创新中心+中试与成果转化中心+技术支持中心+科技孵化器公司”创新体系,建设开放创新平台,强化高端人才培养,大力实施“揭榜挂帅”,优化科研项目考评办法,让科研人员从烦琐、不必要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创新效率,加速成果转化,发挥科技创新在企业发展中的驱动引领作用。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我们要勇担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任,按照集团公司打造“一基两翼三新”产业格局和技术先导型公司的部署,直面问题、迎难而上,以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勇攀科技高峰,加速推进世界领先研究院建设,为中国石化油气和新能源板块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为集团公司打造世界领先洁净能源化工公司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作者为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