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人物频道 >>> 一线故事
 

战斗在抗洪抢险最前沿的青春力量

2021-07-30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连日来,河南多地降水量打破历史纪录,郑州、新乡两地更是遭遇极端强降雨天气,大水漫灌进城,街道成为河流,社区积水齐腰,生命财产面临严重洪灾威胁的危急时刻,华北石油工程五普钻井分公司组织青年精干力量,迅速行动抢险抗洪,站到抢险救灾的第一线!

  7月19日开始,暴雨突至新乡。疾风骤雨之下,新乡整个城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考验,所有人的心都被暴雨牵动着。

  该公司紧急启动应急预案,成立青年抢险救援突击队,积极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冒雨对公寓楼、办公楼等公共区域的入口加固沙袋筑牢堤坝、在一楼架泵及时拍水、清理房顶杂物疏通下水管道,并逐一排查用电、道路坍塌等安全隐患,采取拉闸断电、规划行走路线等措施提前干预,靠前布防,党员干部带头加强24小时值班管理,随时应对突发情况。同时安排专人搜集生产作业队的汛情及应对措施落实情况,并组织人员进行入户慰问员工家庭,为他们送去了蔬菜、面包等食品用品。特别对海外员工家庭进行了逐户走访,并把家人的实况通过视频连线和发照片等多种形式向他们保平安。

  连夜冒雨抢险

  21日晚,暴风雨再次袭来,办公楼虽早已做好防汛准备,但由于雨势太大,水位迅速上涨,门口沙袋挡住大水灌入办公楼一层。该公司立即组织机关人员进行抢险作业。

  “机关上班的男同志,请迅速到办公楼参与防洪排水”,20点9分,这条信息在钉钉群里发出后,30余人从不同方向,冒着雷雨迅速赶到办公楼,即刻投入到抢险工作当中,垒沙袋,铺塑料布,沙袋不足,那我们就自己做,大家顶着暴雨,去外面挖土装袋。

  “再给我几个袋子!”

  “把沙袋递上我肩上!”

  为了抢速度,顾不上打伞,雨水打得睁不开眼,顺着衣服流,大家用尽全力在腰深的雨中拖着沙袋往前拽,一袋,两袋,你扛我托、你拽我推……互相帮衬,争分夺秒,垒起“大门第一道堤坝”,然后在一层楼道筑牢第二道防线。

  为了保持持续抗洪能力,在场员工分为6组,每5人一组,1小时一换,有序进行清水作业,3人在大门处向外用盆舀水,2人在卫生间门口向大门处扫水。并及时架上排水泵抽吸室内积水,流出来的汗水、渗透的雨水,大家衣服一直没有干过,直到天亮。

  助力一线救灾

  23日,雨势渐小,该公司各部门员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全身心投入到灾后自救工作,对一楼所剩的积水、泥污进行彻底地清理,用扫把推扫,用脸盆收集,整个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然后对办公楼、公寓楼进行全面消毒。

  随着救灾工作的有序开展,各地的救援物资陆续抵达新乡,该公司青年服务队主动联系灾民安置点,帮助安顿受灾群众的衣食住行。7月25日,志愿服务队与受灾群众同时赶往新区小学后,立即投入到秩序为止、搬运物资、安排食宿等具体工作中,并为灾民安置点捐送急需物资。

  “跑了大半个中国为我们送吃的、喝的、用的,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打开车门的一瞬间,被救助的李大爷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这一幕感染着在场的所有人,毒辣的太阳、沉重的箱装物质,服务队成员铆足了劲,脸上的汗水顺着下巴滴,流进眼角里就用衣袖粘一下,大家搬运、传递物资的节奏没有因为热、累、皮肤刮伤等因素放慢速度,协同安置点工作人员一口气卸下了15000余件物资。

  救灾工作一直持续到夜里,在大家传递物资的时候,我突然感到腿上一凉,原来是一位不满十岁的小朋友正在给我的腿上喷驱蚊液,此时已经快凌晨1点钟,但救灾现场还能看到很多小朋友给大人们递水、拿毛巾、给每位志愿者身上喷驱蚊液,无不令人为之感动。

  此时的我们都拧成一股绳,大家互相鼓劲,互相关心,高喊着“加油,新乡加油,河南加油”。

  (樊明飞 任海超)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