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03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建厂12年来,累计行驶6100万公里,出车近40万次,实现安全零事故。这份成绩,西北油田采油三厂的员工都说该归功于生产运行室车辆调度管理员“涛哥”。 49岁的刘文涛,自2009年采油三厂成立,就一直从事车辆调度管理工作。该厂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近600口油井站库,分布于库车、沙雅境内的5个区块、总面积1500平方公里的油区内。 该厂聘用的53名司机来自6家运输公司,流动性大、素质不一,管理难度可想而知。 说涛哥是“红人”,是因为他脾气耿直、党性觉悟高,是“又红又专”的老党员;他的工作“很红火”,每天喊“涛哥”或批车或办事的不下几十人;当然更重要的是,他在困难和原则面前总爱站出来“唱红脸”。 有一天,涛哥无意中发现一名司机开车途中松开了安全带。他一脸怒火,当场劈头盖脸教育了一番,并严格执行奖罚制度。军人出身的涛哥用“军事化”管理,让大家明白,在制度和标准面前,别铁锤擂山石——硬碰硬。 涛哥坐车外出办事,刚过一条减速带,就听到“咯噔”一声,他皱起眉问司机:“这声音不对,减速器有问题,你出车前怎么没发现?”他要求立马掉头返回检查,果然,减速器正在一滴一滴漏油。他当即录下视频,召开“车辆安全反思会”,让大家举一反三、深入反思,坚决杜绝类似情况发生。 在“车调平台”批车本是很简单的事,他硬要“复杂化”。 在他的办公桌旁,有一张自制的彩色地图,各井位、站库有不同标记,去哪里,途经哪口井,是柏油路、沙土路,还是穿过胡杨林红柳丛、绕过棉田水渠沼泽地,他都了然于胸。这样,他可以指挥“拼车”或“定点接送”,减少车辆停滞,盘活运转时效,既节约车辆成本又为生产提供了高效服务。 涛哥和部门人员对用车情况摸排、调研,通过对车辆管理结构优化整合,先后减少外租车10辆。仅去年就节约车辆费用110.4万元。 (罗丽娟 陈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