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04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中国石化新闻网讯 7月6日,随着最后一大箱办公文件搬完,江汉石油工程公司国际合作公司阿根廷项目部的搬家工作终于画上了圆满句号。 “现在疫情严峻,反正不能经常到户外活动,就当锻炼身体,但是这次搬家运动量有些大咧!” 徐肇文长舒一口气。 项目部这趟搬家是项目经理姚凡冰组织员工刘海娇和徐肇文完成的。疫情期间,他们三人为了降本增效,仔细商量后,决定暂时退租首都办公室,搬到附近的驻地办公,这样既能节约租金,还能减少中方员工的工作流动,降低疫情风险。 “疫情以来,项目的外籍员工一直居家办公,我们想着把办公室搬到驻地,驻地空间更宽敞,我们必须把办公区和生活区设置好,把防疫标准提起来!”姚凡冰指着项目驻地对大家说。 要在项目部驻地设立办公室,首先要考虑合法合规性。在和当地政府部门反复协商后,项目部为“新办公室”重新制定了疏散方案和消防措施,签订了驻地租赁合同补充协议,在合同中增设了驻地的办公用途。 “新办公室”是个三层小高楼,大伙准备把中外员工的办公区集中到二楼,一楼和三楼作为生活区。其中,二楼办公区再细分为两个区域,保证中外员工都有足够空间,确保不互相接触。 “我们没有请搬家公司,全是自己搬的,四天来回往返多趟,节约了一笔搬家费用。”刘海娇回想起搬家讲道。他们三人分工明确,姚凡冰主要对办公设备、用具的拆卸件进行标识,把60余箱文件资料一一打包好;刘海娇穿戴好N95口罩、防护手套和防护服,来回快速转运,对所有进出驻地的物品进行消杀;徐肇文驾驶着项目部的皮卡车,把物件装车、绑扎、卸货。 搬运中,刘海娇的一次性防护手套划破,姚凡冰赶忙提醒:“海娇,这些文件放置时间长,有些可能受潮发霉,你要做好个人防护。”刘海娇换好手套后,顾不上休息,扛着文件资料继续转运。三人齐心协力,连续四天搬家,一鼓作气,所有办公物品终于在“新场地”各就各位。 徐肇文是一名阿根廷藉华人,疫情以来,无论走到哪儿,他都随身携带一瓶喷洒式酒精。搬家时,他也不忘勤消毒,特别是看到同伴的双手与搬家物品长期接触后,也帮大家喷一喷、消消毒。“大家在搬家中的防疫措施做得非常好,没有丝毫马虎,顺利完成了搬家工作。” 徐肇文微笑讲道。 今天是刘海娇来到阿根廷工作的第101天,搬家结束了,又要开始正常工作。平时与国内同事交流时总被问道:“海外疫情形势严峻,项目部如何开展工作?”每次他都自信地说:“只要同心抗疫,疫情不可怕;家都能搬好,工作也能干好!”(刘海娇口述 吕敏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