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油站故事系列

大山深处的姐妹花

龚良奇 陈辉/文 龚良奇/图

 

做一件事情的热情能够坚持多久?

她们的答案是13年。

 

同一座站,同一工作,同样的生活节奏,日复一日重复上演。

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落,到夜晚的月光升起。

方红艳和张小兰给车辆加油,值守在油站,成为了大山深处不可或缺的姐妹花。

 

 

她们所在的加油站叫大市加油站,地处杭州市淳安县淳杨线,该条道路属于乡道,来往的车辆并不多。但为了满足当地村民用油,加油站扎根于此,成为了当地乡村振兴的能源保障。

2021年8月11日,面对记者的采访,站长方红艳觉得很惊讶,这座地处偏远的小站,或许是很久没有“客人”到来了。

 

姐妹齐心撑起了一座站

 

采访时,由于加油站正在施工,方红艳和张小兰跑进跑出,佩戴的安全帽都顾不上摘下,就忙着给客户充值、推荐商品。

“这座加油站营销业绩非常突出,每销售一吨成品油就能卖出630元的便利店商品,”淳安支公司经理魏忠勤说“她们非常努力,这个成绩,就是靠着信念在坚持。”

综合持卡比率87%、“油非互动”营销活动兑换率位居公司前列……大市加油站交出了许多亮眼的成绩单。

8月11日,加油站临时施工停业,张小兰关闭加油站进口(龚良奇 摄)

8月11日,加油站临时施工停业,张小兰关闭加油站进口(龚良奇 摄)

 

而这归功于站长方红艳和员工张小兰,两人都是2008年入职的。入职前,两人是关系不太熟悉的表姐妹;承包加油站后,随着彼此相互了解,关系也是越来越好,配合越来越默契,在两姐妹的密切合作下把加油站打理得井井有条。

每天清晨5点多,大市加油站微弱的灯光就亮了起来,这个时候空旷而寂静,大山里散发着潮湿的泥土味,方红艳和张小兰梳洗完毕后一个忙着准备烧早饭、洗衣裳,一个忙着打开围栏准备营业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十三年如一日,两姐妹吃住在油站。图为方红艳晾晒衣服(龚良奇 摄)

 

有时候遇上赶早加油的客户来喊门,她们都是及时起床应答,帮忙快速加油。日复一日,就这样两姐妹撑起了大市加油站的日常经营。

 

村民来加油喊她们小名

 

13年来,当地不少加油的村民和她们成为了朋友,亲切地称呼她们“艳子”或“小兰”。

从进入加油站起,方红艳和张小兰就明白,和当地村民搞好关系,不仅能够提高加油站的销量,还能赢得“大山”对她们的认可。

茶叶是当地农业主导产业,2016年起,在散装汽油加强管控的背景下,大市加油站开通了散装汽油销售服务。“这么多村民要用油,不开怎么行!”方红艳介绍,高峰时期加油站散装汽油每天要加注100多笔,基本能够满足当地农业生产用油。

 

加完油,员工张小兰热情地向顾客道别(龚良奇 摄)

 

刚开始,部分村民对散装汽油加注实名登记不理解,认为加油站“多管闲事”,还有的人没带身份证就直接在营业厅拍着桌子,指着她们鼻子骂。尽管心里很委屈,但两人还是耐心做好解释,安抚顾客情绪,久而久之得到了当地村民的理解。

 

站长方红艳趁着工作间隙检查加油站静电接地线(龚良奇 摄)

 

时间长了,她们和村民打成了一片。8月初,有一位从县里返村的老客户,还在方红艳的建议下给他爸妈买了8袋大米。“用的电子优惠券,我亲自给他爸妈送上门的。”方红艳笑着说。

 

女儿希望妈妈早点退休

 

事实上,方红艳和张小兰也同时扮演着母亲、妻子的角色。承包加油站后,因为值班的原因,两人回家的时间屈指可数。哪怕家就在镇上不足10公里的地方,她们也只是偶尔回家带点蔬菜,拿点衣物。

很长一段时间,张小兰因为疏于对女儿的管教,导致她学习成绩下降。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她把女儿叫到了加油站,自己在外面加油,让孩子在室内看书学习。对于这样的“监管”方式女儿比较排斥,也不愿意来加油站。有时候她甚至问,妈妈你什么时候退休,这样的问题让张小兰内心五味杂陈。

 

为了满足村民生产用油,加油站还提供散装汽油销售。图为员工张小兰加注散装汽油(龚良奇 摄)

 

夜幕下,回想起这些年的工作和生活,她们多多少少有些遗憾。方红艳认为,要是没有家庭在背后的支持,她们不可能坚持到现在。

方红艳的丈夫是一名装修工人,因为工作时间灵活,他承担了更多的家庭责任。如今,他们的儿子已经24岁,并于今年7月成了家。结婚的时候,公司安排人员顶替方红艳休息了3天,这也是她承包加油站以来难得的休息时间。

 

工作干得越久越有感情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

当年入职时,方红艳的儿子还在读初中,张小兰的小女儿才2岁,眨眼间,已是13年。如今,他们的孩子一个已经成家,一个正在读初中,家里操心的事情少了,她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在了工作中。方红艳说,在这个岗位,只要穿上这身蓝工装,不管是谁都不能懈怠,因为这代表的不是你个人,而是关乎着企业的形象。

 

站长方红艳查看管理台账,确保加油站各项工作经营有序(龚良奇 摄)

 

加油站虽然小,但活儿可不少,白天时,站长方红艳负责做账、设备检查等工作;员工张小兰就为客户加油,充值。虽然有分工,但忙碌时候,两个人的工作还是有交叉,有时候你帮我打理便利店,我帮你一起加油,或是两个人一个看护现场,一个烧菜做饭,长年累月下,两人工作配合有了较高默契。

 

重视每一位进站客户,图为张小兰引导车辆停靠(龚良奇 摄)

 

有几年,只要连续下暴雨,加油站就面临雨水倒灌的风险。每当这时,她们就内心忐忑,彻夜不眠监控险情,随时做好应急处置的准备。后来,加油站改建后抬高了地基,彻底解决了水患问题。

对于过往,她们如数家珍。

十三年来,这里的一切风景和变化,也都交织成了方红艳和张小兰生命中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