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石化海外
 

海外故事|活跃在赤道边缘的测量人

2021-08-19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在远离祖国万里之遥的非洲乍得施工现场,有这样一群石油物探人,在地处赤道边缘的炙热高温气候中,用一声声震耳欲聋的地震炮声,一条条红色炫目的勘探测线,一张张挥汗如雨的熟悉脸庞,组成了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

  BCO III区块2D&3D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项目位于乍得西南部,工区距离中非和喀麦隆边界约200公里,地处乍得坦吉莱、东洛贡和西洛贡三省交界。

  今天,中方测量组组长崔新结和乍籍团队要去十几公里外的季节性河道测量,两个主河道位于工区西部。凌晨五点,天刚蒙蒙亮,闷热的空气让人昏昏欲睡不愿醒来。伴随着营地车辆的轰鸣声,崔新结乘着夜色,带领乍籍员工身背仪器和干粮赶赴到测量点。为了避免温度变化而影响测量数据的精度,他们每天都会早早起床上路。

  尽管前期在那里建设了小营地,但线束里有几百个测量点,而且离主河道还是有些远。崔新结主动请缨,提前和当地的乡村取得了联系并入住在那里,把工区内的测量点布置完再返回主营地。

  乍得地处赤道边缘,当地气候炎热,没有四季之分,日温度在几乎一致保持在35度左右。每天,他们头顶热浪,背着几公斤的测量仪,在河道附近的漫滩地形测量。每天一走就是几万步,一个月行程数百公里,用双脚一步一步丈量土地,他们在几百公里长、几十米宽的洛贡河中不知来来回回蹚过了多少次。

  炙热依旧,骄阳似火。一次,他们途经洛贡河旁边的漫滩,河道漫出的水位下降后,形成了一个小湖,乍籍员工不愿意下水测量,担心把衣服弄湿。工期紧张,容不得在这个环节多耽搁时间。崔新结二话不说,套上救生衣,拴紧腰间的安全绳,背着测量仪,深一脚浅一脚地迈进了1米多深的河道里。乍籍员工看到中方师傅这样做,也纷纷跟着下河测量。

  工区内布满带有荆棘的灌木丛,测量组每个队员身上都被刮伤过。

  项目运作初期,队长赵小飞考虑到工区内的地形地貌复杂,提前要求测量组队员在国内用手机下载二维地图,哪里是村庄、河流和小山坡,哪里是季节河、漫滩和密林,在手机上看得一清二楚,遇到测线偏移绕路时,也能及时顺利地返回到绕路点而不会迷路。

  在异国他乡的日子里,活跃在赤道边缘的测量人也改变了最初的容貌——个个面容黝黑、手足皲裂、脊背佝偻,但他们心中都怀揣着大大的梦想,用双手丈量天地,用足迹踏遍山河,每一个精准的坐标,每一笔细腻的线条,每一幅详细的图纸上都折射出他们豪情万丈的模样。(许建峰)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