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19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许多人都知道,炎炎夏日来瓶碳酸饮料特别解渴,是因为里面含有二氧化碳。而这种给人带来消暑愉悦感的食品级二氧化碳,大都来自石化企业的外排废气,就不是人人都了解的了。 最近,南方一家民营化企利用当地石化企业煤制氢装置在运转中外排的二氧化碳废气生产出高纯度食品级二氧化碳,形成年产液体与固体二氧化碳二十多万吨生产能力,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食品二氧化碳生产基地,与国内外多家驰名饮料公司签订了长期供货协议。 二氧化碳这种外排受到严格控制的温室气体,变身为造福民众的环保产品,实现了绿色低碳的嬗变,告诉我们只要善于谋利科学利用,减碳也能抱回金娃娃。 废水、废气、废渣,在不少企业里是令人大伤脑筋的包袱。尤其在社会对环保要求日益严苛的语境下,企业为处理三废付出的代价越来越高。其实,环保是成本也是效益。只要转换思维方式,以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取代“三废注定是包袱”的传统认识羁绊,将三废包袱拿起来抖一抖,就可以发现里面有不少宝贝。过去废水外排污染江河,如今石化企业实现了用水内循环,新鲜水用量很少,用生化技术处理废水后的污泥成了上好的绿化有机肥;废气被用于生产硫黄和二氧化碳,创造了可观收益;废渣被分门别类利用,有的用于水泥等建材生产,有的拿去提炼重金属等等,仅在茂名石化,一年三废再利用所创造的产值就达100多亿元。可见,思路决定出路,树立资源整体优化思路,科学组织资源的合理配置,着眼综合利用发挥最大效益,减碳无疑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实现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企业效益双赢就有了可持续路径。 “三废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如何通过精细管理,在减少碳排放中广开利用门路,从三废中开掘出更多的财富,值得我们动脑筋,细算账,写出变废为宝造福生态的文章。(蔡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