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3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往实里走、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必须敲准鼓点。 敲准鼓点,架起民声“直通桥”。员工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情形是什么,他们自己心里最清楚,感受最真切,靠坐在办公室内揣摩,靠网上查询,靠听汇报,把不准、弄不全、摸不清。必须架好民声“直通车”,通过个别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调查问卷、在线交流、下基层调研、跟班劳动等途径,在与员工群众零距离接触中,听真话、看真景、掌真情,上下结合,梳理汇总办实事清单,为办实事精准导航。 敲准鼓点,用好民主“智慧库”。群众的“急难愁盼”很具体,也很复杂,涉及政策、制度、条件等,有的还牵涉不同单位和部门,有的是历史遗留问题,办起来并不是件件一挥而就、轻而易举,仅靠机关部门、党员干部,许多时候并不能保证顺利推进、快速见效。必须充分相信、依靠、发动群众,用好群众“智慧库”,组织群众集思广益,在向群众求教问计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支撑点、突破点,提高办实事的快捷性、务实性、细致性。 敲准鼓点,操好民评“检测仪”。员工群众欢迎不欢迎、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是办实事的“检测仪”,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自说自话,以自我感觉代替员工群众的评价。每一件实事办结之后,都要听取员工群众的反馈,了解他们的看法、感受,成功的做法继续保持和发扬,存在偏差、不足的地方及时改进、纠正、完善和提高。要定期开展办实事情况“回头看”,组织员工群众测评、评议,肯定成绩、查找不足,健全制度、完善举措,落实责任、改进方法,促进办实事行稳致远。 敲准鼓点,安好民心“稳定器”。员工群众的“急难愁盼”是否能够得到公正、公平解决,办实事过程中是否存在亲疏远近、厚此薄彼现象,直接影响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影响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队伍形象。办实事过程中,必须坚持大公无私、五湖四海原则,把办实事清单放到阳光下运行,加强政策、条件、结果全过程公开公示和民主监督,保证合规性、公正性。对于不符合政策或不具备条件解决的员工群众诉求,要做好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求得理解,保持员工队伍和谐稳定。(张菊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