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4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将聚烯烃膜包装袋减薄0.02毫米,相当于降低了10%的材料用量,每吨产品包装费可降低6元,以年塑料产品包装量210多万吨计算,一年降本1200多万元。 《中国石化报》报道的镇海炼化攻克绿色环保包装难点,聚烯烃用上国内最薄包装袋,于细微处创出大效益案例,让人感叹镇海炼化管理精细挖潜有道的真功夫,更启示我们透过“小数据”看到精准优化深度挖潜的巨大空间。 成品包装处于乙烯化工产业链的末端,工艺流程较短、业务相对单一,在旁人看来是个降本增效潜力不大的环节。然而,镇海炼化对标世界领先水平,推广应用包装减薄技术,发动员工对包装线进行改造,在保证包装质量的前提下,将包装膜厚度从0.14毫米降至0.12毫米,不仅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而且适应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 0.02毫米只有半根头发丝的厚度,但却蕴含着巨大效益。可见,一个细字值千金。在降本挖潜上,莫以小事而不为,效益往往藏在细微处。精细化管理与员工创造性实现无缝对接,就可以发现与捕捉许多以往不为人所关注的挖潜机会,让企业的潜能如泉喷涌。 同样,在南方一家炼化企业包装车间,员工不仅在外包装减薄上采取技改措施,而且收集掌握产品覆盖区域气候变化规律及对包装膜韧性的影响,实施“差异化”改进,将夏季包装膜厚度定为比冬季减薄0.01毫米,这样既保证了包装质量,每年还能节约包装成本540万元。 涓涓细流汇成大海,管理从粗放到精细是观念与行动的深刻变革,更是员工潜能与企业效益的持续释放。只要处处用心精打细算,把效益一点点积累起来,攻坚挖潜目标的实现就有坚实基础。(蔡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