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柳姐,在您的开解下,我心里的结打开了,心情好多了,昨晚上总算睡了个好觉,整个人都感觉神清气爽。”8月3日下午,家住湖北潜江向阳的陈老太拉着柳姐的手高兴地说。前几天,陈老太因为菜地的问题与邻居发生争执,一直郁郁寡欢,接连几个晚上都没睡好。实在闷得难受,她便找到自己一直十分信任的柳姐倾诉,在柳姐的耐心劝解下,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脸上又重新露出开心的笑容。 陈老太口中的柳姐大名柳以秀,今年85岁,1959年7月入党,是一名有着62年党龄的老党员。今年是建党100周年,七一期间,江汉油田社区工作者给她送来“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她感到无比珍贵,回想起这些年光荣在党的岁月,心中感慨万千。 柳以秀出生在湖北京山,少年时代的她对共产党的印象比较模糊,不甚了解。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年仅12岁的她看到街上欢庆的海洋,听到人们对共产党的称颂,脑海中便留下了对共产党最深刻的第一印象,那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柳以秀的心中第一次萌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想法。她成为一名公社妇女干部后,在尽职尽责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主动跟生产队的队员们一起下田种棉花,干起活来不怕苦不怕累,却唯独怕蚂蝗,被大家亲切地称为棉花姑娘。忙碌之余,她认真学习毛主席著作,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养,积极加入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宣传党的政策理论。22岁那年,她如愿以偿光荣入党,并被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标兵、五好民兵,作为当时京山县仅有的两名代表中的一员,参加湖北省五好民兵表彰大会。 1971年,柳以秀从地方调到江汉油田,在原油建工程处家属工作科任政工干事。会战初期,油田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许多会战员工将远在家乡的家属接来,开展农副业生产劳动,既解决了两地分居问题,又使油田3万多农业户口人员的粮、油全部实现自给自足,并有部分肉类和蔬菜投放市场。柳以秀虽然身为管理干部,但她从未觉得自己和家属有什么不同,平日里和家属一起下田劳动,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一年四季耕种锄割,早出晚归,风雨无阻。送肥路上挑重担,粮食入库扛麻袋……有些大男人都干不了的活,身材瘦小的柳以秀却从不示弱,总是冲在最前面。当年那个怕蚂蝗的小姑娘,已身经百战,再也不会一见到蚂蝗就手足无措,心惊肉跳了。在她的带领下,家属们干起活来都十分吃苦耐劳,敢打硬拼,大家齐心协力共创佳绩。1982年到1984年,柳以秀连续3年被评为油田模范党员。 如今,柳以秀已退休多年,由于年轻时干活太拼,导致晚年多根腰脊椎骨移位变形,无法直立行走,而她依然乐观自信。她说,从入党那一天起,就把“党员”二字的份量看得很重,共产党就是指引她前行的明灯,虽然背已佝偻,病痛缠身,但只要心中永远有“光”,便能坚韧强大,依然是那些当年跟她一起奋斗的老姐妹心中最可信赖的“柳姐”。 (楼小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