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6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站在即将全面投用的集中控制室内,沧州炼化设备工程部主任师、共产党员梅昌利鲜有表情的脸上,浮现出按捺不住的激动神色。 “确切地说,从2018年,我们一直都在为此努力。”梅昌利腼腆一笑。 提高仪表自控率、提高装置运行平稳率、实现集中控制……作为设备工程部仪表专业负责人,近年来,梅昌利带领仪表专业团队攻下一个又一个堡垒,不断带给大家惊喜。 筑梦,一个没有签约的承诺 “要让装置实现自动驾驶。”2020年,在沧州炼化“感动沧炼人物”颁奖典礼主席台上,面对现场观众,梅昌利大声说出心底的誓言。 那一刻,不苟言笑的梅昌利身上,散发出一种独特魅力,传递给大家的,有睿智、责任、担当,还有根植于技术创新的信心和勇气。 为了这个没有签约的承诺,他带着仪表团队一直在努力。 2018年前,公司仪表专业有一个很尴尬的数据:全厂自控率不到80%,联锁投用率低,专业排名在中石化居后。在厂部下达指令后,梅昌利带领着仪表团队开始了艰难的攻关。 阀门故障率高是他们首要攻关的目标,也是最难啃的骨头。2018年,梅昌利牵头成立了S Zorb装置特护攻关小组,制定攻关方案,逐项落实,改进措施。通过一次次攻关,阀门故障次数由原先的每年35次以上降低到2020年的3次以内,基本解决了S Zorb装置阀门长周期运行难题。 提高联锁投用率也是他们着力要解决的问题,2018年以来,他和他的团队针对影响联锁投用的阀门故障、设计不完善等关键问题,不断攻关,出台绩效考核措施,将联锁投用率提高到99.5%。 为了提高装置运行平稳率,从2019年,梅昌利带领团队开发建设自控率提升项目,沧州炼化自控率平稳率监控系统、沧州炼化先进报警管理系统先后上线运行。他们利用2~3个月的时间,对全厂1200个回路测试优化,对51个复杂控制方案、104个回路进行优化。2020年,沧州炼化仪表自控率提升到99%以上,与之相对应的是设备故障率的大幅下降。由于不用频繁操作,甚至有的装置基本无操作,控制系统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幅下降,并大幅减少了因波动引起的装置运行风险。 “必须学会全局看问题,学会和其他专业融合,跳出固有思维去找问题的真正症结。”学习调研、吸收借鉴,找方法、找工具,近年来,梅昌利一直在找问题的“痛点”,运用工艺设备专业相结合的“大操作”理念解决问题,履行承诺。 圆梦,一次忘却艰辛的跋涉 从2019年开始,梅昌利和他的团队一直在为一件“大事”做准备——实现全厂所有操作的集中控制。 要实现此次全厂仪表的大“搬家”,岂是嘴上说说那么容易。信号的传输、机柜间的配置、DCS操作系统的配套升级、各套装置操作台的布置等,这其中任何一个单项工作,都是一项庞大的工程。 单拿仪表点位来说,全厂共有上万个仪表回路,两万多台仪表设备,有的关键系统,诸如焦化顺控、除焦系统、制氢PSA等,逻辑关系复杂。而今年的大修改造,公司升级了大部分的DCS操作系统,这就意味着,上万个仪表调节点位必须全部经过优化升级、校验后才能投入运行。 “技术协议要签、技术要求要提,整体的谋划是关键。”谈到集中控制系统的谋划,梅昌利形象地称为“装修”,“厂家也好,承包商也好,都只是帮你实现目的,真正决定结果的,还是甲方。” 搬哪些?怎么搬?当前最前沿的技术是什么?升级什么系统?仪表需要做哪些改动?合规性排查项目涉及到哪些难点?操作台如何设置?如何实现监控和对讲?谋划初期,梅昌利和他的团队不断将问题“排兵布阵”,讨论意见,写入技术协议。 此次搬迁有几大难题,聚丙烯和硫黄装置整体全面搬迁,包括2000多个点位、20多面控制柜全部更新,程序重新写、重新组态、重新画DCS操作画面、所有仪表重新调试——在短时间内,要全部完成这些工作还不能出错。基于安全的考虑,今年大修改造中,公司新增设了七八十个塔罐远程切断阀,其中的仪表控制更是关键中的关键,不允许出现一点纰漏。在联锁控制上,出于装置运行可靠性考虑,新增设了大量联锁,以前的联锁控制也由“一取一”改为“三取二”的控制关系。 DCS操作柜的选型、显示器的选择、各装置操作台顺序的布排……有关仪表专业的大事小事,梅昌利都全程参与,除了技术上要达到目的,还要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 “实现集中控制,是公司一直以来的梦想,很高兴这任务落在了我们肩上。”集中控制室的建成投用,实现了除热电部及水务部外所有装置的集中控制,解决了困扰公司多年的安全难题。在6月30日的中交现场,扫视仪表团队近两年来努力的“成果”,梅昌利忘却了一切辛苦,内心只有充盈的满足感。 守梦,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在设备工程部最新通报的加班情况中,梅昌利5、6月份单月加班时长都超过21天,也就是说,他是“一顶二”,上的是两个人的班。“小梅经常加班到后半夜两三点。”了解情况的吴秀虹说。 “仪表在装置运行中所起的作用太关键,可是一点都马虎不得。”大修改造期间,面对全新的项目和难题,梅昌利深知肩上担负责任的沉重,一刻都不敢懈怠,加班多久,为何加班,在他看来根本不值一提,重要的是如何把障碍一个个解决掉,实现装置顺利开工。 跟着梅昌利到现场,感觉智商直接被碾压,他穿梭于DCS操作台、机柜间、操作站,一边言简意赅地和厂家、仪表维护人员、操作员交流,一边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在操作画面的快速切换中,在后台操作按钮权限的选择中,往往你还未明白事情原委时,他已三下两下解决问题。面对十几面操作柜间让人头大的各色仪表信号线,他搭一眼就看出哪里该单独列组,哪里信号容易衰减该整改,直指关键。 在仪表专业里,出生于1984年的梅昌利如同一位掌握了独特语言的指挥,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架起沟通的桥梁,让一个个指令成功演变为阀门的正确动作。 “电子科技更新变化太快,必须不断学习,了解最前沿的技术,工作才有方向。”作为直接决定装置运行是否平稳的仪表专业负责人,梅昌利深知自己肩负的职责,他说,只有用知识不断武装自己,才能带领着仪表团队做好沧州炼化的仪表管理工作。 “感动沧炼人物”颁奖典礼后,大家都知道了梅昌利的“三件宝”:自行车、手表和双肩包。自行车是为了随时去现场解决问题,配备电话手表是确保自己24时在随时待命状态,而肩上的双肩包内背着的是他的全部工作和责任。 日常,梅昌利笔记本电脑从不离身,容易驾驭的工作靠脑力和经验,庞大繁复的工作靠笔记本电脑中的资料图表和工作记录。他把工作背在了背上,也把守护沧炼的责任扛在了肩上。 “装置开工后,我们还要继续攻关,逐步缩短与领先企业的差距。”提到未来,梅昌利踌躇满志。 (张玉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