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八月的镇海,闷热难耐。十建公司镇海工程项目部安全总监葛祥方在现场的状态比大多数人更热,因为他的工作服外,还套着安全员专用马甲和“披挂”齐整的安全带。 葛祥方说:“在现场干安全工作时间长了,多数人会得‘安全强迫症’,总是千方百计找施工现场和施工人员的‘毛病’。” 身患“安全强迫症”的他,只要在现场,必定眉头紧蹙。久而久之,这位35岁的年轻人,额头上早早地写上了一个深深的“川”字。 每次到现场,葛祥方都会随身带着他的记事本。在这个小本上,有违章操作人员的名字,有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的工号,还有值得表扬的安全管理小技巧等等。随手记,接着办,是他解决现场安全管理问题的有效方法。 对这个记事本,有人称赞,也有人害怕。 6月17日,他在记事本上写下了“严惩”两个字,并且重重地写了三个感叹号。原来,安全员在检查冷区4B压缩机厂房彩钢板安装过程中,发现两名高处作业的分包商施工人员,竟然在钢结构横梁上行走。葛祥方立即暂停了全队人员的施工,并全部带到项目部培训室重新接受安全教育。最终,清退了那两名违章作业人员。 二季度,项目部发现安全带未100%使用52人,清退了11人。面对严格的处罚,有的施工队负责人跑到葛祥方面前讲情,言称现在找工人不容易。但是,葛祥方却严厉地说:“有什么比人的生命更重要!可不能小看系安全带这件事,只有盯紧小细节,才能规避大风险。” 葛祥方的记事本是项目部“以问题为导向,紧抓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的具体体现。 开工不久,他发现部分安全员性格内向,不利于现场管理,他在现场就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都记在了本子上。后来,项目部的周一安全活动变成了安全员轮流主持,这一措施,提升了所有安全员的工作能力。 葛祥方等人感到,只靠人管安全还达不到全方位监管,于是,他们又把一批现代化设备“请”到现场。 项目部在现场设置了固定摄像机16部,移动执法记录仪37部,并为所有安全员配置了随身执法仪。全方位的视频监控,让违章行为做到实时纠正,项目部还利用信息化系统对现场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实时通报。 如履薄冰的葛祥方第一次干项目安全总监,就赶上了镇海基地工程这样一个挑战安全管理的项目。在项目策划阶段,他和项目团队根据项目时间紧、任务重、大兵团高度交叉作业、加班多等特点,优化健全了项目HSSE管理体系,按照集团公司50:1的配置要求,为项目部配备了13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为各施工队配备培训了47名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并以制度的形式明确规定项目部各级领导、各专业管理人员和各工种应负的安全生产责任,努力促进安全工作和施工生产的深度融合、紧密结合,引导“安全责任回归工作职责”。 项目执行过程中,以加强直接作业环节安全管理、作业许可管理为抓手,重点抓好施工现场起重吊装、临时用电、高处作业和受限空间作业等特殊作业环节的管控工作。对遵守规章制度的作业行为进行通报表扬并奖励,对违章行为进行曝光、追责问责处理。项目自2020年5月开工至今,累计培训入场5890人次,实现安全人工时3724087,HSE管理工作总体受控。 目前,装置正在管道试压冲刺阶段,前期投入的13万米生命线,继续发挥着保驾护航的作用,作业人员可以随时方便100%系挂安全带。项目经理李印中曾说:“生命线、安全网按需要全部购买,不能在安全投入上省一分钱!”13万米生命线,能围绕乙烯装置转80圈。 为满足多层交叉施工的安全需要,项目部还投入钢跳板90000块,脚手架架杆3150吨,扣件410吨。站在装置管廊下抬眼望去,头顶上一马平川的钢跳板平台既让高空作业的施工人员如履平地,也让在地面上行走和作业的人高枕无忧。很多施工区域的安全平台搭设了4层,最下层还外加一道安全网。 良好的安全管理,不仅为紧张的施工上了多道安全保险,也让葛祥方等安全管理人员心里多少踏实了一些。 (吴翠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