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27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内操,原料油配比已经发生变化,要注意及时调整T101、T102塔底、塔顶温度的控制。”“外操,巡检时一定要加强观察加热炉的风门、火焰燃烧情况,确保燃烧良好。” 每日上午7时50分前,总能在中控室重整区域操作台前精准“捕捉”到中科炼化炼油二部重整区域高级主管赖仲伦的身影,他在认真查看装置工艺运行状况和产品质量情况,还不时给操作人员作出相关调整指令。 凡是认识赖仲伦的人都知道,对待工作他是个典型的“拼命三郎”。很少有人能看到他在办公室出现,办公电话也经常处于无人接听状态。在重整区域人人都知道:要找赖仲伦,不在中控室,那就一定在装置! 在重整装置投产开工阶段,面对疫情和施工力量严重不足的情况,现场就是前线。赖仲伦带领重整区域人员“吃、住、蹲、守”在装置现场,与时间“赛跑”抢进度,员工干不动就领导上,连轴作战全力以赴。 他巧妙运用流程,提前整整15天完成低压火炬系统管线试压工作;他试验研究出反冲洗措施,攻克重整石脑油分馏塔底泵P101及石脑油分馏塔重沸炉泵P106不能连续运行的难题,超前计划完成预加氢催化剂预硫化;他精准摸清催化剂提升气吹扫“盲点”,在最短的时间内降服催化剂循环不畅这只“拦路虎”……在他的带领下,重整团队众志成城,拧成一股劲硬是将连续重整从建设进度落后四个月,赶追到首个中科炼化关键装置一次投料成功,创造了“中科速度”。 对重整装置而言,重整高分罐操作参数的稳定性如“定海神针”般重要。重整装置开工初期,重整高分罐V201压力在0.23至0.27兆帕范围内波动,严重影响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但班组长和操作人员绞尽脑汁也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成为重整区域人人“谈虎色变”的问题。在控制画面前的赖仲伦始终眉头紧锁,不断观察各工艺参数的变化,反复对比,一步步排除可能导致的因素。终于,他发现是重整混合进料换热器E201及其出口管线因低负荷气相流量低而造成偏流,导致重整反应产物分离器V201压力无法维持平稳状态。原因确认后,他马不停蹄地研究出切实有效的方案,制约装置运行的瓶颈问题迎刃而解。而连续两天两夜守在装置前的赖仲伦胡须满面,被誉为“重整男神”的他却成为了“山顶洞人”。 重整装置一直以来都是炼油板块的“耗能大户”,重整装置的能耗密切关系到公司的整体效益。赖仲伦组织技术骨干成立攻关小组,对重整装置能耗进行专业技术分析和深度优化,深挖每一项提升效益的环节与空间。 他带领攻关小组加班加点收集装置数据,全面梳理各项能耗,根据装置特点及原料特性,攻关试验,寻找装置加工量与能耗的最佳平衡点;通过数据分析和科学计算,结合实际生产情况,攻关小组制订了一系列节能创效的技术措施,逐步实现装置生产向新的优化方向过渡。 优化措施实施后,每年可节能12.29千克标油/吨,增效3112万元。截至2021年7月,重整部分能耗31.80千克标油/吨,中石化同类装置排名从刚开工时的第22名跃居至第1名。 在非常时期,在急难险重面前,赖仲伦始终全力以赴,冲在战线的最前沿,将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热爱,深深烙印在日常工作的每一分每一秒中。他,以过硬的专业,坚守信念的力量,践行初心的行动,用奋斗和奉献书写新时代的担当。 (陈美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