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石化海外
 

海外故事|阿曼勘探记

2021-08-30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炎炎烈日在阿曼上空肆虐,超强高温让人难以忍受。白班晚班24小时作业,就如同一个考场,每一位物探队员都是答卷人。

  带夹子的1并5串检波器被高温暴晒后发软,沙子进去后造成排列不通畅。有时仪器车在沙山上还没放上几炮,遇到检波器故障,仪器操作员李明就得顶着50多摄氏度的高温爬上山顶去排除。

  “抢时间、抓进度、赶工期,必须把带夹子的检波器全部改造成带插头的。”那段时间,李明在白天操作地震勘探仪器,下午返回营地改装检波器,整个过程都是野外作业,风吹日晒是常事。一个人一天只能改装30多串检波器,中方队员和来自阿曼、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的外籍员工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将一万多串带夹子的检波器全部改成带插头的,啃下了最艰难的硬骨头。

  “在沙漠里长途奔波,身体感到非常疲惫。” 接下来的36&38区块二期项目测线最远处距离仪器200多公里,每次晚上12点仪器换班,把资料整理好,李明在沙漠里开车三个多小时,回到营地已是天亮,沐浴后饭都不想吃,直接睡觉。

  “除了正常的放炮,平时我们还要兼顾仪器发电机三滤的更换。如果不及时更换,一旦发电机出现故障,仪器将无法正常作业。”他换班后睡到中午12点,迷迷瞪瞪地吃完午饭,倒头接着睡。

  在沙漠施工现场,一棵树都没有,中午阳光强烈,室外温度高达60℃,脚下温度高到50℃,一般的鞋子都不能下脚,除非穿厚底鞋。

  在沙漠施工,体积庞大的震源车面临最大的难题是爬坡。2007年,阿曼第三期项目56区块二维勘探启动时,机械师刘高文制定了详细的现场技术攻关方案,对施工震源做机械、液压方面的适用性调整,确保能在沙漠中正常施工,反复试验震源车在沙漠中的爬坡能力,对推土机推路、选线进行方法指导,加强操作手沙漠施工操作技能培训等,有效保障了项目高效运作。

  “之前我们都是用手工操作仪器放炮,后来用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施工效率大幅提升。”2010年,阿曼第四期项目49区块三维采集启动时,仪器操作员李明说,放炮时用震源点仪器,实现了自动放炮,工作量相对就轻松了不少,原来两个操作员在一台仪器车上操作都感觉很累。

  “我们在阿曼干了四期项目,当遇到问题时,沉下心来把问题解决了,那一刻内心是踏实的,也是充满成就感的。”队长陶海强说道。(许建峰)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