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8-31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大家快看,劳动竞赛红旗榜第一名又是老屈的队伍。” “这个月经营绩效考核第一名就是他们,怎么劳动竞赛还是他们。” 破晓的晨曦还未完全刺透云层,在江汉连续油管技术服务中心白涛基地大院内就已人头攒动,大家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匆忙准备物资物料上井,而是纷纷被调度室门口的劳动竞赛红旗榜所吸引。已经连续3个月了,屈波涛和他的JH-CT109队就像被钉子钉住了一般,稳居劳动竞赛红旗榜第一名。 “哎,小迟,你跟老屈在同一个片区,而且产值也差不多,为什么绩效考核分数差这么大呢?”人群中,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让本就百思不得其解的迟雨晨显得有些无所适从。连续3个月的第二名,滋味可不好受。作为同一片区经常肩并肩作战的两支队伍,老屈的“小动作”是逃不过迟雨晨的“法眼”的。带着疑虑,迟雨晨来到了经营办公室,他要仔细核对工作量确认单,找到失分项和丢分原因。 “一辆半挂拖车?这怎么可能,上井物资这么多,哪怕只是一个简单的连续油管冲砂作业,也需要至少两辆半挂拖车。”眼前的工作量确认单让迟雨晨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决心找老屈问个究竟。 找到老屈的时候,他正在工棚里用电气焊装备雕琢着他的“作品”。 “跟你同事这么久,头一回知道你还有这‘手艺活’。”迟雨晨说道。原来,在还没有成为一名光荣的石油工人前,屈波涛是干电气焊工作的,以前的工作经历培养了他研究和发明实用型机器械的能力。闲来无事,捡几块废铁皮子、废钢板,经过切割焊接,在他手中三两下子就成了一个工具收纳箱。而这门独特的“手艺活”也成了他降本减费,提高工时效率的绝活。 “一个半挂车装下两个半挂的物资,靠的就是你现在焊接的这个东西吧?”迟雨晨一边说,一边仔细研究着老屈的“作品”。“这个东西叫什么?起名字了吗?”迟雨晨紧接着问。 “高压管汇撬。”屈波涛回答道。 原来,在屈波涛还是安装工的时候,他就留心到,连续油管作业普遍为带压作业和循环泵注作业,与作业设备相匹配一般需要各类型的2英寸高压直管、T型三通、活动弯头、短节、旋塞阀等,因施工工艺要求和井场条件的限制,现场作业时需要连接长达数十米的正反注流程,相应需要准备的各类长度的高压管件多,若采取一次起吊多根的方式较难捆绑固定,在吊装中可能会脱落,存在较大的吊装风险,若采取一次起吊一根的方式则效率较低,劳动强度大,耗时也长。 闲暇时间,闲来无事的屈波涛开始在设计图纸上写写画画,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改良,第一代高压管汇撬问世,通过对高压管汇长度、弯头数量、旋塞阀个数进行分类模块化管理,使得原本无法一次性吊装的管件现在能实现统一吊运。不仅如此,通过这些年的不断改进,连续油管作业标准化标识牌、大中型手工工具套件都能存放在高压管汇撬内部。 “屈波涛通过发明创造,提高生产运行效率可以说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高压管汇撬的投入使用平均可节约现场施工安装和拆除撤场近6个小时,单井就可节约车辆使用费用近1万元。”该中心经营副经理张延樑说道。 不仅如此,老屈的发明还有效解决了弯头、直管、旋塞随意摆放、丢失、的问题,为成本的无形流失关上了“闸口”,井场施工也更加标准和规范。 老屈的这手“手艺活”让迟雨晨看得心里直痒痒,可还没等他开口,老屈就说:“本打算等做好了再跟你们大家说的,没想到还是没有瞒住,等这批高压管汇撬做完了,会分发给每个队的。”现如今,老屈的高压管汇撬已在该中心得到全面推广,据统计,该中心每年可因高压管汇撬节约运输成本费用200余万元。(李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