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石化海外
 

海外故事|张景民:鏖战海外20载

2021-09-03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从修理工到班长,从设备队长到地震队队长,从设备科科长到项目设备总监,张景民的青春道路都是用心来描绘的,它不是一场速度竞赛,而是用心一步一个脚印地临摹。

  非洲青尼罗河5B区物探项目启动之初,工区内沿线植被茂密,奔腾不息的河床除了水面就是沼泽,重重“陷阱”成为施工运输车辆的“天敌”。这个项目队长该由谁来担任,张景民成为公司领导心中的不二人选,就此开启了他精彩的海外人生之旅。

  尽管张景民做好了要打硬战的思想准备,但项目在设备搬迁时,一连串的困难超出了他当初的预想:旱季,工区是浅水沼泽,雨季,工区就成了深水沼泽。适逢三月份雨季,浅水区作业的“赫格隆”设备和深水区作业的“泥里爬”设备均能安全顺利抵达作业区,但是队上的营房车和运载设备多为旱地设备,无法顺利通过事先选择的七公里沼泽路线,将严重制约项目的推进。

  “无论困难有多大,我们一定要打好这场硬战,为中国石化在青尼罗河树起一面旗帜。”张景民在动员时强调。他带领全体队员顶住压力,耗时几天时间将四个橡胶大油罐用铁板焊在一起,加固成一个个平台,用“泥里爬”设备进行拖运。

  “如果吊车翻倒,基本上就报废了。”

  “当时没有其他的选择,营房车滑落更危险。”

  “我精通吊车机械原理,只要力矩足够大,拖运风险完全可控。”

  营房车拖运时,浮筒滑动往一侧倾斜,有着几十年设备维修和管理经验的张景民临危不惧,启动吊车吊住营房车的一头,一点点的吊正。半个月后,上百台运载设备沿着各自规划好的路线顺利拖运至作业区。

  天边的第一抹晨光,午夜的满天星宿,烈日下蒸腾的云彩,常常相伴着张景民,看着他在工程设备之间、在油汗铁钢之中忙的昏天暗地。

  掀起一个又一个施工高潮,完成一个又一个节点,项目高速运行。当生产日效远远超过附近工区的一家国内石油公司时,这家公司的项目经理便抛出橄榄枝,邀请他“跳槽”跟着干。出于一种朴素的情感,张景民淡淡地拒绝了这份邀约:“我在这里已经习惯了。”对于公司多年来的培养,他心中始终怀抱感恩。

  “管好设备、控制成本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设备管理,我们获得了一把衡量经营投标和设备管理盈亏的‘标尺’。”如今,张景民和项目队员们一起,鏖战在地球物理公司阿尔及利亚撒哈拉沙漠。

  其间,他鼓励操作人员钻研技术,提高操作水平,做到“三好三会”,即管理好、使用好、修养好;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大力实施“三定”(定机、定人、定岗)和单机(车)核算制度,认真把握成本管理尺度,释放了基础管理活力。

  20多年时间,张景民见证了公司海外市场的起步、蜕变和绽放,也亲眼见证了海外项目管控水平的步步攀高。他说,多年颠簸,辗转多个国家,如今回想,不见苦楚,唯有在大漠大河留下的深深足迹,异国他乡的风情和一步一步向前的骄傲。(许建峰)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