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李怡,四川苍溪人,一位“扎根元坝、苦干实干、攻坚克难”的90后女科技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她是西南油气分公司采气二厂生产技术科副科长,材料科学与工程防腐专业唯一“女专家”。10年来,她用执着的事业追求,精细严谨的工作作风,保障了高含硫气田地面集输的安稳长满优运行,她也成长为元坝气田地面集输管理“一姐”。 安全运行的先锋战士 元坝高含硫气田防腐工作,接触酸气管道和场站设备最多,风吹日晒山地环境最艰难。作为一名女职工,她经常背着20斤重空气呼吸器工作,怀揣着十分拼劲,攻克一个个难关。 2015年,她作为防腐战线上的第一批技术员,精心呵护着刚投运的元坝气田。200多天,她在山地上开展酸气管道内壁涂膜保护批处理作业,观测对设备加注缓蚀剂。她细心观察,发现每年要使用缓蚀剂用量700余吨,成本高昂。面对庞大的耗费,她开始着手科研攻关,想要降低成本。 她通过技术合作的可视玻璃管仿真模拟实验,发现缓蚀剂有效迁移距离不足15米的“惰性”,并运用到场站缓蚀剂优化减量工作。通过对比、拟合监测数据2000余次,开展缓蚀剂性能评价200余次,优化缓蚀剂加注制度7次,使酸气管道批处理周期延长15天/次,大幅减少加注量和废液处理量,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实现降本约50%。 技术战线上的科技标兵 元坝气田防腐技术员非同小可,需要熟练掌握35口气井及13段批处理作业管道腐蚀情况,才能准确掌控腐蚀速率千分之一的变化。为了能科学提出整改措施建议,她付出了艰辛的努力。 她技术把控精准,工作作风果断,戒骄戒躁创佳绩。对缓蚀剂招标后试用不合格的产品敢于说“不”,通过踏勘,解决了铁道电缆对管段交流电带电的安全隐患。 她为人平和、心静、目标坚定,热爱石化事业,热情没架子,对新来大学毕业生、带的技术员做到有问必答,大家都亲切地叫她“一姐”。 10年来,她获得集团级荣誉2项,公司级荣誉11项,参与编写专著3本,获得授权专利9项。她能拼会赢,展示了石油女工的最美姿态。 (杨勇 何才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