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09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百倍其功,终必有成。”和王秀玲老师接触后我脑海里一直回荡着这句话。王秀玲,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西北支撑中心构造解释专家,要问大家对王专家的印象,大多都会说“温柔,脾气好,非常随和”,可是面对专业问题的时候,你会看到纤瘦的她“严谨,认真,毫不退让”的另一面。 1992年,王秀玲从南京大学毕业走上物探方法的工作岗位,这个浙江姑娘背着行囊来到油田基地一待就是二十多年,为石油物探事业奉献了自己全部的青春。29年来,王秀玲先后承担了两个国家863项目子课题、三个中石化科技部项目以及西北油田和胜利油田等油田单位的20余个科研生产项目,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油田勘探开发的难题,推广并应用了多项物探新技术,为油田提供了优质技术服务和勘探开发部署的有力支撑。为此,她获得了多项省部级和油田科技进步奖和个人荣誉称号。但在她心里,这些成果和荣誉绝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功劳,还有其他同事的辛苦付出,她只是认真用心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那套层位做过平滑当然好看,但是在构造起伏处会有误差,可能直接影响后面的一系列地质认识,导致目标评价结果不可靠。”王秀玲吃饭时对身旁的徒弟说道。为了避免这一点点误差,工作量可能直接翻倍,可她愿意牺牲掉自己的休息时间把工作做得尽善尽美。接触过她的人都知道,只要这个项目是她督导或由她负责,研究质量就肯定有保证。 2021年的第一个工作日,王秀玲作为新成立的中国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西北支撑中心的一员,再次和同事们一起来到了乌鲁木齐,开展西北油田现场物探技术支撑服务工作。面对西北油田增储上产实现“千万吨产能建设”的目标,她身先士卒,带头给自己安排了满负荷的工作量,每天加班到深夜,可当同事问道:“王老师,你昨晚工作到几点啊?”“不晚,早早就回去了。”她淡淡笑着回答,隔壁的同事却说:“昨晚我12点走的时候王专家还没走呢。”你看,加班加点还习以为常,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她真的没把辛苦与否放在心上,好像只是一不小心在热爱的事业面前入了迷。 王秀玲的团队里不乏新人,她再忙也会耐心地手把手教学,时常告诉年轻人:“要一步一个脚印,学透一个再去学下一个。”在生产一线,工作节奏非常快,有这样一位前辈用温柔的口气使大家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在繁琐的工作中指引着大家前进的方向,何其幸运! 家人对王秀玲远赴新疆,没日没夜的工作状态牵挂不已,她却不以为意,总说:“我在这边挺好的,不用担心我。”放下电话调整情绪便又沉浸在繁琐的地震综合解释工作中,看着面对复杂的地震资料聚精会神认真钻研的她,感觉好美! 现在很多的年轻女孩都认为,美丽在于衣装服饰、美容修饰,但如果你目睹西北支撑中心构造解释专家王秀玲投入工作的样子,一定会由衷感叹:认真工作的女性才最美丽! (邹韵 齐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