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0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我们终于不用死守在缓冲罐旁边了,现在液位可以自动控制,并且由原来的双泵改为单泵运行,节能又环保。”9月8日,江汉油田江汉采油厂采气服务部产出水处理站外操岗员工吴淑丽兴奋地向夜班员工张国锋报喜道。“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我们经历了5次失败,第6次试验才成功,真是不容易啊!”该站的副站长申亚飞紧锁多日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露出欣慰的笑容。 作为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涪陵页岩气田的首个页岩气产出水处理工程,没有前辈经验可借鉴。站内的电解氧化装置是整个污水处理工序中最重要的一环,担负着清除污水中氨氮和部分COD的作用。按照生产要求,液位必须稳定控制在500毫米-1100毫米之间,而原设计方式为手动控制,员工需要24小时蹲守在现场手动调节,无法精准保持液位,稍有疏忽还易造成溢罐事故,不仅耽误生产,还会对土地造成严重污染。 有着处理站“定海神针”之称的技师攻关小组成员申亚飞和郑和平,针对这个设计缺陷发起改造攻关。两人经过多次现场观察讨论,认为关键点在于通过何种液位计将液位信号准确及时传送至PLC控制器,再通过与控制系统的联动,实现缓冲罐液位保持在规定范围内运行。 两人首先找来投入式液位计,经过试验因水质的特殊性,探头处很快结垢,液位显示失灵,失败。接着又采用浮球液位开关,又因浮球滑竿经常卡滞,导致液位检测不准,失败。再采用磁翻板液位开关,因罐内水位波动,提升泵又存在误启动现象,还是失败。而采用压差液位计、雷达液位计虽然可以避免上述问题,但价格昂贵,在改造过程中还要停产,影响生产任务完成。如何用最小的投入实现精准控制液位的目的,成了他们急需解决的难题。 虽然经历了5次实验失败,但他们并没有灰心,认真讨论分析失败的原因,决定再找一款液位计试试。一次在库房翻找工具时,申亚飞发现墙角有一个从旧设备上拆下来的伊莱科浮球开关,顿时灵光一闪,全封闭的结构避免了因水质原因造成的液位探测不准问题,耐腐蚀的外壳又确保开关可在污水罐中长期使用,这就是他们苦苦搜寻了很久的宝贝啊。 带着欣喜的心情,申亚飞和郑和平又投入到第六次实验,首先将浮球开关装入电解缓冲罐内,再结合开关的工作原理,一遍遍精细调整液位计开关触发点位置,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接入系统。通电、倒流程,两人怀着紧张的心情紧盯液位计,1000毫米、1100毫米,“呜”提升泵自动启动声传出。那一刻,申亚飞和郑和平同时长长地透了一口气,相视而笑。第六次试验,终于实现缓冲罐液位自动调节控制功能。(楼小梅 李鸿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