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
![]() |
![]() |
石化新闻![]() |
作者:卢雪梅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连续位列全球主权财富基金规模榜首,1998~2020年,年回报率达到6.3%,年净回报率为4.4%;2019年一季度,回报率高达9.1%,相当于7380亿挪威克朗 虽然挪威石油产量排不到前列,但天然气出口量居世界第七,欧盟25%的天然气来自挪威。 【核心阅读】 20世纪60年代末,挪威北海找到石油。20世纪80年代,挪威的石油开发扩展到挪威海和巴伦支海,发现一系列世界级油气田。石油财富滚滚而来。1990年,挪威研究发现,未来10年,油气利润将逐渐下降。为了缓冲油价波动对经济的影响,应对石油资源开发可能殆尽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挪威成立政府石油基金,资金来源于通过油气产生的外汇盈余,由挪威央行负责运营。截至2020年底,该基金累计从政府获得资金3.092万亿挪威克朗,累计收益6.427万亿挪威克朗。2006年,该基金更名为全球养老基金,每年可提取不超过基金总额的4%用于财政开支。截至去年12月31日,挪威主权财富基金规模达到10.9万亿挪威克朗,整体回报率为10.9%。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多年来连续位列全球主权财富基金规模榜首,1998年1月1日~2020年底,年回报率达到6.3%,年净回报率为4.4%。而与挪威隔北海相望的英国,几乎同时发现了北海的油气财富,却并没有成立相应规模的主权财富基金为英国人民造福,两相比较,引起英国民众不少非议。 源自石油的财富 20世纪60年代末,挪威的北海找到了石油,从此消除了挪威陆架无煤、无油的偏见,开启了这个北欧国家的能源腾飞之路。20世纪80年代,挪威的石油开发已扩展到挪威海和巴伦支海,发现了一系列世界级油气田,使挪威成为欧洲乃至世界主要油气资源国。虽然挪威的石油产量还排不到前列,但天然气出口量却居世界第七,欧盟有25%的天然气来自挪威。 随之而生的石油财富滚滚而来,极大提高了挪威人的幸福感。但维京人居安思危的基因并未让挪威人在石油财富上过多自满。1990年,挪威研究发现,未来10年,油气利润将会逐渐下降。虽然这一研究结论并不准确,但因此诞生的挪威政府石油基金却成为挪威人最重要的安全堡垒。 为了缓冲油价的波动对经济可能造成的影响,应对石油资源开发可能殆尽和人口老龄化问题,挪威成立了政府石油基金(Government Petroleum Fund),资金来源于挪威政府通过油气产生的外汇盈余,包括公司税收和勘探许可证发放收取的费用,由挪威央行负责运营。 1996年,该基金获得来自挪威财政部的第一笔资金460亿挪威克朗(约合343.39亿元人民币)。截至2020年底,该基金累计从政府处获得资金3.092万亿挪威克朗,累计收益6.427万亿挪威克朗。2006年,随着《挪威养老基金法》的通过,政府石油基金更名为全球养老基金(简称GPFG)。根据议会规定,每年可提取不超过基金总额的4%用于财政开支。 得益于合理的投资战略,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的经营情况良好,至今仍在创造高额利润。2019年一季度,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回报率高达9.1%,相当于7380亿挪威克朗,是该基金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截至2020年12月31日,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的规模达到10.9万亿挪威克朗,整体回报率为10.9%。该基金的整体回报率比基准指数的回报率高出0.27%,为挪威人民创造了巨额财富。 投资策略 总的来看,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策略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兼具广度和集中度。在挪威主权财富基金的资产配比中,权益资产占了绝大部分。根据2020年的数据,其有72.8%的资金用于投资股票,实现了12.1%的回报率。其广度表现在,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几乎持有全球所有知名公司的股票,投资公司的总数量9123家;集中度则体现在公司类别上,偏重于金融、消费、工业和科技类,约占60%。 二是持仓时间长,前50家公司的平均持有年限为9年以上,更有一些公司持有时间超过20年。 三是注重投资地区和行业的发展稳定性。从地区分布上看,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在73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投资,但有77.6%的占比投向北美和欧洲,对亚太地区的投资占比是20.1%。 四是看好新兴经济体,押注中国。截至2020年12月31日,挪威主权财富基金在中国股票的投资总额为3087.38亿挪威克朗,占其股票投资总额的4.32%,中国居其股票投资国家第7位。2020年底,挪威主权财富基金股票持仓中共持有中国股票737只,其中市值占比最多的为消费品行业,共75家公司,持有市值达89.11亿美元,占该基金在中国市场股票投资的25.36%;其次为金融行业,共138家公司,持有市值达84.85亿美元,占比为24.15%。 今年上半年,挪威主权财富基金也获得9%的回报,约为9900亿挪威克朗。这相当于为每位65岁以上的挪威老人赚了将近80万元人民币(截至2020年,挪威65岁以上人口约有93万)。 影响力与指示作用 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持有全球9000多家公司的股票,自然极大地增强了挪威的话语权。比如在当前的气候变化应对大潮下,基金可以出售其认为将对环境有害的公司股票,从而对这些公司的经营策略施压。 基金还可以根据投资收益判断市场动向,如今年上半年的年报可以观察到一些市场规律,与大宗商品涨价受益的能源、金融、材料、房地产等行业回报率最高,而往年基金的超额收益则主要来自于成长股。从个股来看,谷歌的投资回报率居首位,其次是微软和Facebook,台积电也为其带来了不菲的收益,反映了互联网和芯片行业的红火。 “同人不同命”的英国 经营不错的主权财富基金并非只有挪威一家,中东因石油财富成立的主权基金也有很多,阿布扎比、科威特、卡塔尔、沙特、迪拜等国家都有主权财富基金,虽然规模不及挪威主权财富基金,但也经营得有声有色。 而与挪威隔北海相望的英国在挪威主权财富基金所取得的成绩面前,心里尤其“不平衡”,因为英国与挪威情况类似,也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从北海开采油气资源。同样的财富,不一样的使用方式,得到迥异的结局,引起民众不满。 据英国媒体称,如果英国也像挪威那样,借助在北海找到的石油财富,在上世纪80年代成立主权基金,那么到今天至少也应该增值到5000亿英镑(约合4.46325万亿元人民币)。 英国媒体还总结了英国未能像挪威那样利用油气财富的原因。首先是英国与挪威的行业所有制形式的区别。挪威油气公司属于国有,收益大部分上交国家;英国油气公司则是私企,收益归股东,这意味着民众仅能从税收中获益。 其次是英国为鼓励开采,不断降低石油公司的税率。因为2014年国际油价崩溃,英国2015年将石油公司的石油收益税从50%降至35%,2016年再降至零;附加费也从62%降至50%,最后降至10%。这些税收优惠使英国的石油开采成本仅为14美元/桶,但民众却无法从中受益。与此同时,挪威则不管“风吹雨打”,一直维持78%的税率不变。 再次,英国不仅不收税,而且“倒贴”石油公司。以壳牌为例,壳牌在全球24个国家有油气业务,其中也包括英国,但在2015年和2016年的油价低迷期,除了英国,壳牌在其他所有国家都得纳税。而在英国,壳牌不仅不用缴税,而且英国政府还向其退税1.79亿英镑。与此同时,壳牌向挪威支付了45.89亿英镑的税费,支付其他国家则更多。bp也享受了与壳牌相似的待遇,2015~2016年,英国政府向bp退税3.4亿英镑,但bp同期在阿塞拜疆就缴纳了100亿英镑的税费。
【新闻链接】中东8大主权财富基金 主权财富基金发祥于因石油资源而富得流油的中东地区,海湾国家率先将石油出口收入盈余资金用于设立政府投资基金,并从此活跃于全球金融市场。21世纪以来,主权财富基金在全球进一步兴起,成长速度极快,对全球经济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在全球的主权财富基金中,中东的主权财富基金数量众多,资产规模惊人,虽然未能像挪威主权财富基金那样多年来傲居排行榜榜首,但也有不少基金名列前茅。根据SWF研究院的全球最新排名,资产规模位列前20名的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共有8支,分别是科威特投资局、阿布扎比投资局、沙特公共投资基金、迪拜投资公司、卡塔尔投资局、土耳其财富基金、阿联酋穆巴达拉发展公司和阿联酋投资局。 1. 科威特投资局,目前是规模最大的中东主权财富基金,资产规模排名全球第三,约6929亿美元。比中东地区其他任何主权财富基金的历史都久远,其成立可追溯至1953年的科威特投资委员会,8年后该国才获得独立。准确地说,科威特投资局成立于1982年。科威特投资局将其管理的资产视为跨代储蓄,即将不稳定的石油资产转换成分散化、资产相关度低的资产组合以备不时之需。如1990年伊拉克入侵时,700多口油井被毁,3年内科威特没有石油收入。科威特投资局投入800多亿美元进行科威特的战后重建。该基金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基金之一,也是一个非常隐秘、很少提供具体投资细节的基金。据少量信息披露,该基金持有科威特石油公司的股份,同时也是德国汽车公司戴姆勒的长期股东。 2. 阿布扎比投资局(ADIA),曾经是规模最大的中东主权财富基金,后来被科威特投资局超越,现在资产规模在全球排名第四,约6491亿美元。该基金于1976年3月成立,投资各类资产,包括股票、固定收益、房地产、私人股本和基础设施等。 3. 沙特公共投资基金,成立于1971年,目前资产规模为4300亿美元。 4. 迪拜投资公司,历史较短,成立于2006年,目前资产规模为3023亿美元。 5. 卡塔尔投资局,成立于2005年,目前资产规模为2952亿美元。 6. 土耳其财富基金,成立于2016年,目前资产规模为2449亿美元。 7. 阿联酋穆巴达拉发展公司,成立于2002年,目前资产规模为2430亿美元。 8. 阿联酋投资局,成立于2008年,目前资产规模为680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