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1-09-18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石化新闻 |
|
今年初,茂名石化化工分部乙二醇车间新装置见习工艺员杨庚接手负责新项目的开工指挥。新建项目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属于国内首套,无同行借鉴经验,难度系数很高。作为这个项目的主攻手、最早介入的员工之一,杨庚化压力为动力,当工地还是一片荒地时,他就抱着流程图“穿梭”于装置上千条管网之间钻研装置流程,遇到自己不明白的,找来大量国外文献和专业书籍熬夜弄清想透,就连去实习的火车上也捧着书本学习。几个月下来,“白面书生”成了“黑脸包公”,但他对装置工艺技术了然于心,对装置流程了如指掌。 一头扎进大雨里的情形很常见 “谁说90后的孩子不能吃苦?他就很拼。”老师傅说起杨庚,不禁竖起大姆指,“有一次,我们操作遇到了问题,要到现场处理,那几天暴雨频发,这个小年轻二话不说,披上雨衣便一头扎进大雨里,这样的情形那一周内我见了不下3次。” 凭着这股子冲劲、猛劲、闯劲,善思考、勤总结的杨庚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罐区有26个储罐,共有200多条管线,整个罐区附近没有公用工程作为水源,怎样才能把所有的罐、管线等全部冲洗干净并安全交出呢?罐区系统庞大,一个个罐冲洗工作量大、耗时长,冲洗难度大,7月5日,杨庚整个上午都泡在罐区,通过优化流程,利用消防水作为冲洗水源,通过排污线总管把所有机泵和储罐都串联起来,只要注水就能实现全储罐区一站式冲洗,不仅提高了注水效率,还提高了冲洗质量,为罐区安全、干净交出创造了条件。 离厂十几公里外的操作调整 “杨庚,碱液泵突然不上量了,怎么办?”外操那边询问道。 “你先留意下碱液罐的下降速度和泵的额定流量,对照流量计指示量看看。”8月7日22时,正驱车回家途中的杨庚操起对讲机发布操作指令。杨庚通过多方参数对比,及时处置了泵出口流量计失灵导致碱液泵流量不准的问题。 为了更全面掌握现场状态,杨庚的手机保持24小时开机,对讲机也经常保持开机状态,上下班路上、回到家中,他随时了解装置情况,根据现场的反馈及时处理。 他是开工的急先锋,哪里有问题,哪里就能看到他的身影。在介入装置建设以来,他连续3个多月吃住在现场,日夜奋战,骄阳下,他与其他参战人员一起“拓荒”,原本白皙的他被“烤”得黑瘦黑瘦的,一天行走3万步,每天走到小腿疼,身上的工作服从里到外湿了又干,干了又湿,衣外隐隐约约一层薄薄的汗渍。 8月7日17时,新建装置开工在即,在反应器泄压的过程中,杨庚发现装置反应器压力不能正常往下降。在确认流程正确的前提下,他沉下心来,仔细分析每一个可能的影响因素,他把思路扩展到系统后路。于是,杨庚通入氮气对大气总管做排查实验,发现可以正常排气,但是同样把反应系统后路改排火炬线,听管线没有气流声音,也就说有气排不出来!经过了整整两个半小时的连续排查和分析原因后,杨庚最后判断出导致无法泄压是原因排气总管前的废气吸收罐堵塞。结果佐证了他的想法,原来废气吸收分布器属于金属烧结类型,厂家设计的网眼过密,导致了分布器出气量不够。 上班隔着一堵墙,下班隔着一道门,一周没见过面了 介入新装置工作以后,杨庚和住宿舍对面、在热电分部工作的女朋友见面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尽管上班隔着一堵墙,下班隔着一道门,但我们有一周没见过面了。” 杨庚记得,有一次,和女朋友约好晚上一起过生日,当他把装置的事情处理好,回到家已经是深夜1点了。在多次的“失约”后,女朋友从开始的埋怨慢慢转变为心疼,不时晚上给他熬老火靓汤,叮嘱他要注意休息。经过这次新装置建设,他们的感情基础也更牢固了。 有了女朋友的支持和理解,杨庚更是加油干,每天忙得脚不沾地。为了降低某物料的水含量,他整整熬了3个通宵,坚守在现场检查流程、干燥、脱水;为了解决分离单元的漏点,他从晚上和班员一起干到凌晨4点,经常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接电话听到耳朵疼…… 与装置同成长的一次次的摔打磨练中,杨庚脸上绽放的微笑愈发自信,他凭着一股倔劲、韧劲,一路奔跑,向着技术更高峰“犇”去。 (萧明丽) |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