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新闻频道 >>> 石化海外
 

海外故事|沙漠鏖战下套管

2021-09-18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在沙特市场,有一一片神奇的土地叫歇吧区块。它有着独一无二的地貌特征,铁红色的沙丘围成一圈,露出一个又一个平底的沙坑,沙坑里没有树木也没有草,只剩下地面散发的热浪在翻滚。在这里,有群身穿蓝色中石化工衣的“蓝精灵”正头顶烈日进行忙碌在井场上,连40多度的高温都击退不了他们的工作热情。

  “下套管的工程车还在路上,管柱运输提升装置无法按时到达,但是不能耽误下套管作业。你们想办法完成。”近日,歇吧-742井井场上,贝壳监督比拉尔.艾哈迈德迈着沉重的步伐,向中原石油工程公司中国46队通报了这一坏消息。

  管柱运输提升装置是一种原理类似于自动猫道的自动化装置,可以将管柱从跑道提升到钻台,也可将钻台上的钻具移动到场地上,在沙特一般用于下套管、甩钻具等工况,不仅大幅降低现场员工劳动强度,而且相较于传统的吊车传运速度更快、更安全。

  从上午9时起,温度计指针从40开始持续上升。按照计划进度,整个下套管作业将贯穿从中午到下午,而在这个时间段温度将上升至顶点,直逼50摄氏度。根据多年监督经验,贝壳监督比拉尔.艾哈迈德推测使用吊车将比使用管柱运输提升装置下入339.7毫米大套管,员工的劳动强度大概要翻3倍,作业时间至少要慢2个小时。这就意味着员工暴露在烈日下的时间会更长,中暑概率将更高!

  这对中原铁军来说,无疑是一次严峻的挑战。想到这,带班队长郑希功就头皮发麻。现在必须想办法缩短作业时间,不仅是为了提升生产运行效率,更是为了减小员工中暑概率。

  “吊车只能使用一台,否则不仅费用高,而且交叉作业风险大。”李涛华分析道。

  “那就用两幅钢丝绳套,一幅随着套管吊到钻台。这时就可以用第二幅系好下一根套管。等吊车大钩下来,只需摘下第一幅,挂上第二幅就行。”郑希功急中生智提出建设性意见,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

  详尽的安全会过后,下套管作业正式开始。只见李涛华等几名员工在场地用钢丝绳在套管上紧紧缠了两圈,系好绳套后再拉紧,随后撤离套管支架。吊车随着指挥缓慢提升,另一名员工紧紧拽住牵引绳,拉着套管缓缓向钻台移去。李涛华来不及喘口气就又拉着另一幅绳套开始在下一根套管上打结,动作行云流水……

  7、8月份是歇吧区块最熬人的时节,空气中的水汽含量大。在似火的烈日烘烤下,整个井场变成一个天然的汗蒸房。不到一刻钟,一滴滴豆大的汗水顺着李涛华等人的脖子往下流,身上的工衣就像海岸线退去的潮水一样,带着盐渍,湿漉漉的贴在背上。

  营房经理路行义早早装好冷冻的瓶装水,切好冰过的西瓜装盘,又带上一桶凉凉的绿豆汤匆匆赶往井场。一到井场,路行义就将西瓜、绿豆汤摆了出来。随后带着冷冻的瓶装水从钻台到场地分发了一遍,然后接过同是工长的外籍雇员手中的工作,让他去吃西瓜。然后依次替换其他班组员工简短休息、消暑降温一下。

  “大家拼起来,用吊车速度也很快嘛,紧紧咬住管柱运输提升装置的下套管速度。”郑希功抬手看了看表,开心道。

  最终,该队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仅用不到7个小时就完成了90余根套管入井任务。

  “中原铁军,就是厉害!”比拉尔.艾哈迈德惊讶于中原速度的同是忍不住夸赞起来。(蒋晨峰)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