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北京化工研究院从分公司到子公司的变更基本完成。“这意味着,这两家研究院具备独立法人资格,拥有更多自主权,能够更好地履行创新主体职责,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集团公司科技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安工院和北化院体制的变更,是集团公司推进科改示范行动的举措之一。集团公司以打造技术先导型公司为目标,自我加压,于2020年7月在全部8家直属研究院启动科改示范行动,致力于建设在技术、人才、装备、管理和服务等方面全球行业领先的科研机构,扛好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核心职责。

改革无一例外

——面向所有直属研究院,深化市场化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助力集团公司打造技术先导型公司

加强顶层设计

——把握“四个面向”,落实“四个一批”,优化研究方向、完善运行管理体系,在科技创新管理中当好“伯乐”

激发人员活力

——深化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强化市场化激励约束机制,让“千里马”自奋蹄

【查看全部】

 

 石勘院探索产研协同攻关创新体系

 

记者符慧 秦紫函 张海霞

石勘院探索产研协同攻关创新体系,密切产研协同,前方科研人员驻扎油田一线,了解需求支撑生产,后方各业务单位紧密配合,组团提供技术支持

8月下旬,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油气流从8200多米地下被采出,顺北油气田44X井试产获得日产油气当量1330吨,这是不到半年时间里,在顺北油气田4号断裂带打出的第三口日产千吨井,使顺北油气田探明储量迈上两亿吨台阶。其间,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靠前支持,与西北油田联合攻关,为一次次重大突破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到一线去,这是石勘院的坚持。

石勘院以深化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为契机,以科改示范行动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构建产研协同攻关的“前店后院”贯通式创新体系:2020年成立华北中心,与此前运行的西北中心、四川中心并行,成为驻扎油田的“前店”,了解需求、支撑生产;各业务单位作为“后院”紧密配合,开展应用技术攻关、学科建设和基础性前瞻性研究,为前方生产创效提供理论指导、技术支持和人才储备。

【查看全部】

 

工程院搭建孵化平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记者符慧 孙键 实习记者 刘心睿

明确战略需求和市场需求导向,围绕国家最急迫的问题开展攻关,推进3个中试与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今年以来4项科技成果进行市场化转化

在塔里木盆地深处,勘探开发前景良好的顺北油田是找油人、采油人的希望之田。他们在这里不辍耕耘,新突破的喜讯频频传出,亚洲陆上钻井最深纪录屡次在这里诞生。

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钻井液研究所副所长李大奇就是其中一位耕耘者。

8月,该所新研发的抗高温抗钙无固相钻井液在顺北油田试验井取得突破。“以前钻井中采用的固相钻井液含有重晶石,容易堵塞油气通道,每口井平均漏失400多吨重晶石,相当于塞满100多平方米房间的石头,严重制约油田高效开发。无固相钻井液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立项的。”经过1年多的研发,李大奇团队的科研项目开花结果,试验井经测试,相比邻井初始产量有明显提高,将成为顺北油田高效开发的重要技术支撑。

如何更好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助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是工程院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破题的主要着力点。今年6月,工程院科改方案印发,将“优化研发方向,支撑上游高质量发展”和“完善创新体系,畅通科技创新链条”列为重点任务。前者明确了需求导向,有利于成果转化;后者畅通了市场渠道,有利于成果推广,二者都紧紧围绕推动科研成果落地展开。

【查看全部】

 

 

北化院构建科研联合体打通创新链

记者符慧 闫坪卉 梁晓云 实习记者 封雪寒

打破部门和专业壁垒,建立以项目为主体的攻关团队,深化与高校院所及产业链企业合作,2020年申请国内发明专利644项,授权超过70%

9月27日,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召开第一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并进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签约。这是北化院深化科改进程中的关键一步,将推进深层次管理变革和经营责任重塑,充分释放创新潜能。

当前,全球迈入大科学时代,科研活动依赖多学科、多团队合作,同时科研、生产、市场化转化一体化明显,对科技创新组织模式和管理方式提出新要求。2020年6月,北化院被选为中国石化科改示范行动首批试点单位,在完善管理体系、市场化选人用人、构建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为其他研究院改革积累经验。

围绕集团公司党组“发挥大兵团作战优势,打造技术先导型公司”部署要求,北化院科改示范行动试点一年间,直面问题、自我革新,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立健全董事会及相关组织机构,打破专业界限、部门界限、企业界限,厚植合成材料研发孵化的沃土,蹚出一条新路子。

【查看全部】

 

 

上海院打通新领域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记者徐俊峰 班楚婕 周梦瑾

搭建孵化平台,深化“放管服”改革,聚焦市场需求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氢能、动力电池、 可降解材料等一批项目取得突破

日前,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基本有机原料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为首批纳入新序列管理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新型S-MTO催化剂工业试验、高效丙烯腈催化剂开发等多个重点项目通过集团公司鉴定。

上海院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搭建新平台提升技术转化速度,深化“放管服”改革释放研发团队活力,聚焦市场需求推动创新成果转化。2020年以来,氢能、动力电池等一批新兴领域项目取得快速突破,可降解材料等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进入快车道。

【查看全部】

 

文字来源:中国石化报

责编:刘锦妍 屈冰

压题图片设计: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