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人物频道 >>> 石化人生 >>> 人物报道
 

宫金波:扎根作业无怨无悔 为油奉献勇于担当

2021-09-26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宫金波,现任胜利油田油气井下作业中心东辛作业区营二项目部经理,1992年12月参加工作以来,由一名普通的作业工一步步走到项目部经理的位置,中间经历了无数的泪水与汗水,默默无闻地扎根作业一线,一干就是20多年。他带领员工不断加大生产经营、队伍管理的创新创效工作力度,使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各项工作均有了长足发展,他本人多次被评为中心和油田文明建设先进个人。

  作业工作是艰苦的,但却是光荣神圣的。每天清晨六点半,宫金波就早早来到项目部,落实生产进度和相关车辆,安排井上需要带的工具,向当班员工交代当天的施工任务和安全要点。一到井场,他总是有用不完的精力,忙不完的活,从作业施工资料,到值班房安全用电,井架校正,再到检查油管,下井工具,每一项工作他都检查到位。作为经理,他时刻把生产工作挂在心上,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每天坚持早上班、晚下班,抓质量、抓衔接,只要有复杂工序,总是能在井上见到他指挥施工的身影,对重点工序他亲自盯在现场,吃住在井场。今年3月份施工的营1斜83、营1斜88两口油井,为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拿下这2口难啃的硬骨头,宫金波顶关键,抓衔接,与职工团结拼搏、密切配合,克服了城区施工午停夜停、交叉作业、井场受限、收送管材劳动强度大等诸多不利因素,历时7天,顺利完成了这2口井的施工任务,受到甲方的一致好评。

  对于每口作业井,他都精心研究,多方取证数据,按照甲方要求,严密组织,精心施工。由于东辛属地油藏已步入开发中后期,设备投产年限长,油水井作业施工复杂多变,施工难度大,针对不同油水井的各类井况,宫金波采取“一井一策”的技术策略,把准每口井的“脉搏”,多方“诊断”,精准“下药”。面对水平井原有工具打捞抓落鱼不实、成功率低的难题,根据水平井的打捞特殊性,改变以往常规的打捞思路,经过查阅技术资料、10余次进行现场论证,研制出了四牙滑块打捞矛,经过在永12区块3口水平井的现场应用,4个牙块在四个方向抓牢落鱼,做到了打捞一次成功,实现创效11万元。为解决封堵施工工序多、工作量大的实际问题,宫金波提出了“党员+项目组”管理法,由项目部党员技术骨干每人带领班组长,组成堵炮眼施工攻关项目组,分工合作、集思广益,经过多次实验,共同研制出“钻磨铣一体化工具”,现场施工仅需一趟管柱,就可以达到钻塞、磨铣、套铣扩眼的要求。在永8-侧斜58井施工过程中,采用了技术团队研发的封堵钻塞一体化管柱施工工艺,封堵钻塞一次成功,缩短施工时间2天,实现与甲方的互利共赢。

  技术实力是一支队伍生存发展的根基,也是提升专业化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宫金波在项目部提出了“三能两会一精通”的工作口号,即能管理、能顶岗、能创新,会技术、会操作,精通业务技能,真正做到工作上先人一步、高人一筹。项目部利用职工大会、专题培训、班前班后会、现场演练等形式,鼓励干部员工“走上讲台、秀出绝活”。每月一次的职工大会,已成为了干部员工学习技能的新课堂,员工自觉学技术、练本领的积极性明显增强,项目部目前有高级技师2人、技师4人、工程师3人、高级工12人,具有中级工及以上水平的员工占到员工总数的80%。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宫金波的带领下,项目部今年一季度完成劳务收入502万元,人均创效指标全中心排名第一,项目部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称号。

  (毕国平)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