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7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她是师傅眼中的“女汉子”,她是同事嘴里的“点子王”,她是徒弟心中的“引路人”。 从一名职场“新兵”成长为采油、注水泵工“双料技师”;从劳务派遣工转为油田首批合同制员工;从2019年摘得中国技能大赛采油工银牌,到2020年夺得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集输工银牌,她在通往“全能”的路上走得坚定而稳健。她,就是江汉采油厂集输大队技师陈玲。 11年间,陈玲勤学肯钻、爱岗敬业、倾情付出,用汗水和智慧、用青春和奉献,书写了“乘风破浪勇争先,为企创效敢担当”的石油人生。 师傅眼中的“女汉子” 2020年11月12日,在河南油田员工实训基地举行的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现场,陈玲沉着应对、规范利索地完成了最后一个操作项目……一旁观赛的师傅王平十分欣慰,想当初那个青涩腼腆的女孩如今已经成长成才了。 2009年,29岁、漂泊异乡的陈玲回到油田,以劳务派遣工身份来到集输大队广华联合站,成为一名输油工。她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面对崭新的环境、陌生的技术领域,她虚心向老员工请教,经常“打破砂锅问到底”,这也引起了站上高级技师郭仲阳的关注。 渐渐地,王平发现陈玲是个肯学敢拼的好“苗子”:理论知识匮乏,她在吃饭、休息的空隙都抱着专业书籍“啃”,不懂的地方就追着师傅、同事问;不会实际操作,她就在计量间、设备前,一遍遍走流程、倒闸门,每天反复练习;她还经常像个小伙子似地在罐体上爬高上低,在工具间摸爬滚打,抓住一切可以学习的机会,努力提高自己的输油知识和实操能力。这些,王平都看在了眼里,决定收下陈玲这个“女汉子”当徒弟。 就这样,陈玲在师傅的悉心指导和自身不懈努力下,很快成为站里的技能尖子。2011年7月,她头一回参加广华作业区技术比武,就夺得输油工第一名的好成绩;2015年获湖北省采油工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2016、2018年获得厂注水泵工状元。2018年3月,陈玲成为油田首批从劳务派遣工转为合同制的员工。2019年,她一举摘得中国技能大赛采油工银牌,为江汉油田争得了荣誉。 “这个徒弟我没收错!别看她平时文文静静,但学起技能、比起技能来,那就巾帼不让须眉了!”王平眼里满是自豪。 2020年8月,陈玲参加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输油工集训。在师傅的鼓励下,陈玲沉下心、再度挑战自己的“集输老本行”。为了记牢理论知识,她每天只睡5个小时,节假日都在教室看书;为确保实操稳定精准,她在手上绑着沙袋一遍遍练习;为抢占工位能多练一会,她在40多摄氏度的室外一待就是一整天。 凭借超常的努力,经过5轮层层筛选,陈玲成功进入决赛,最终成为油田中6名选手的一员。在最后冲刺的一个多月里,她更是一鼓作气,完成了30多套试卷、100多张机械制图、300多道简答题、4000多道选择判断题,人瘦了一大圈,红工衣也被洗得褪了色。 天道酬勤。竞赛场上,陈玲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熟练标准的现场操作,一举摘得大赛银牌,充分展示了江汉采油人的风采,再次为企争光。 同事嘴里的“点子王” 2020年4月,广华联合站站长刘志军总是眉头紧皱——站上的托水泵耗电量怎么都降不下来,成本紧、任务重,怎么办?他跟陈玲叨叨了几句,陈玲把这事听进了耳朵里,更“装”进了心里。她在现场反复试验、倒流程、计算,耗电量降了下来。短短3天,陈玲就把最佳启停泵时间表摆在了刘志军的桌前。两人一算,能节约不少电费,刘志军这下心里可是乐开了花。 这些年,像这样的好方案、好想法陈玲提出了很多,“陈玲真是咱们站上的‘点子王’!”员工们对陈玲竖起了大拇指。 陈玲深知,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产实际中,多创新才能为企业多创效。2015年之前,广华联合站一直采用加破乳剂处理井排来油脱水,而破乳剂成本一年高达25万元。当时正值低油价寒冬期,节约就是创效。细心的陈玲发现,井排进油的含水越高,加药量就越多,若对部分站点的来油停加破乳剂,直接外输,可有效减少药剂成本。但不加药容易造成管线冻堵、含水不达标等问题,怎么办? 为解决疑虑,陈玲对井排来油的温度、压力、含水情况详细记录分析,对三相分离器的进液量、温度、运行压力和油水界面高度等参数反复摸索与调整,总结出了一套合理的运行模式。她的想法得到了大队支持,并安排人员组成技术攻关小组。陈玲和小组成员一起商议逐步减少加药量,从2吨、1吨、0.5吨降至0吨,每降一次,她都到现场蹲守对比分析生产数据。经过反复试验,2016年3月,在保证生产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广华站停加破乳剂,原油脱水效果超预期,年节药剂成本25万余元。 工作中,爱动脑筋的陈玲立足岗位,提出“将广华轻烃站脱水泵出口原油直接进罐,停用一台掺输泵”的建议,实施后在保证正常生产的前提下,该站年节约电费30多万元;提出“广华联合站加热炉上水管线改造”课题,在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的同时,年节约药剂成本3万余元……陈玲参与的《自动上水掺水装置的研制和应用》、《调防冲距井口安全操作装置的研制及应用》等11个项目,在油田和厂获奖,累计降本增效逾百万元。其中,她参与研发的《轮毂类零件拉拔器》项目还获得国家专利。 徒弟心中的“引路人” 2019年,青工黄伟被任命为广华联合站副站长。回想自己一路的成长,每一点进步、每一次收获,都离不开一个人的悉心指导和帮助,这个人就是他的师傅——陈玲。 时间追溯到三年前,黄伟从清河轮换来到广华联合站。之前,他从事的是采油测试工,对站内生产工艺流程不熟悉,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我们的工作经历挺像的,我也是从零开始,别担心,只要肯努力,都能学好的!”在签订师徒协议时,陈玲这样跟黄伟打气道。为了让黄伟尽快适应新环境、熟悉工作岗位,陈玲专门为他制定了教学方案,将站内流程及设备内部结构原理画出来,带着他将输油岗的每一个流程都从始端走到末端,详细讲解如何正确切换流程。 一对一地带、手把手地教,聪明的黄伟很快掌握了基本知识。“师傅,这很简单啊,我都会了!”陈玲看到了黄伟的飘飘然,适时敲打道:“学技术必须脚踏实地,你这才刚入门,距离高技能人才还差得远。”在师傅的谆谆教诲下,黄伟戒骄戒躁,沉下心来虚心跟着师傅学。平时工作中,陈玲还会搞“突袭”,随时口头考试,这让黄伟对站内每条管线的走向、每个闸门的作用都了然于胸;遇到生产难题,陈玲就让黄伟自己处理,她则站在旁边一言不发,等黄伟处理完,再来给他“找茬”。“当我找不出茬时,你的技能水平和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就真的提高了。”陈玲语重心长道。如今,黄伟已从一名普通青工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技术和管理能手。陈玲不仅教会了他技术,更教会了他脚踏实地、敬业奉献。 传道授业解惑。对于站上想学、肯学的青年员工,陈玲都会倾囊相授。2018年,集输大队聘请陈玲被为“百日练兵赛”代课老师,为全大队员工上技术课;2020年,在大队的支持下,成为“巾帼云课堂·油花竞芳华”活动中“云课堂”讲师,通过钉钉群直播线上为大家解讲《离心泵的基础知识》等知识。她采取“线上+线下”培训方式,通过视频录制、网络直播、课堂讲解等方式搭建学习交流平台。两年来,陈玲共开展技术专题讲座30多场次,培训员工300多人次,有力地促进了全大队员工技能水平整体提升。 成长道路只有起点,没有终点。陈玲与采油、集输结缘的这11年,是她不断奋斗、追逐梦想的11年,她在艰苦的蜕变中实现了人生灿然绽放,她也必将在“全能”的路上行稳致远。她所传递的正能量,正激励着新时代采油人学习钻研、岗位创新、展翅逐梦。 (李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