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27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中原油田天然气处理厂进一步拓展国际脱酸及硫黄回收市场,成功拿下鲁韦斯炼油厂硫黄回收单元替换项目试运开车技术服务合同—— “这中国三兄弟,真棒!” “这中国三兄弟专业能力太强了!”9月25日,说起一同工作的中国同事,阿布扎比鲁韦斯炼油厂阿扎特连连竖起大拇指。 7月27日,中原油田天然气处理厂杜红换、张杰、王鹏伟一行三人出发前往阿布扎比,为阿布扎比鲁韦斯炼油厂硫黄回收单元替换项目提供试运开车技术服务。 疫情之下,在阿布扎比工作生活是一种什么体验? 再次中标 三人成团时刻准备着 “中标啦!咱们厂成功拿下惠生工程有限公司签订阿布扎比鲁韦斯炼油厂硫黄回收单元替换项目试运开车技术服务合同啦!” 2019年12月的一天,中原油田天然气处理厂内一片欢呼。 该项目是继伊拉克米桑油田天然处理厂脱酸及硫黄回收装置试运项目顺利结束后,该厂承接的第二个国际硫黄回收项目。 “鲁韦斯炼油厂隶属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为全球第四大炼油厂。这次项目的承接,是我们厂进一步拓展国际脱酸及硫黄回收市场的标志。”该厂油田专家赵发军说。 “老杜,这次还得你带头上!” 伊拉克米桑油田天然气技术服务项目是中原油田第一个海外脱酸项目,也是中国石化在伊拉克首个天然气技术服务项目。在这个项目中,该厂伊拉克项目部经理杜红换带领项目部人员在米桑叫响“中原气服”品牌。 “好,既然组织信任我,我将不负重托。”杜红换说,眼神里充满了坚定。 “因为疫情的原因,一时半会儿还去不了。此期间,正好是咱们养精蓄锐的时候。” 厂里派了经验丰富的安全工程师张杰和工艺工程师王鹏伟一同“应战”。杜红换便把他们召集在一起,开始有计划地编制阿布扎比硫黄回收装置试运开车技术资料,时刻做好前往的准备。 在出发前,他们就已编制完成18项专项试车方案及两部预试运手册。 无论何时何地 牢记任务和使命 7月中旬,当得知可以入境时,杜红换心中的第一反应是“太好了,不会耽误任务了”。 7月27日,杜红换、张杰、王鹏伟一行三人出发前往阿布扎比。7月28日,15时20分。脱下防护服,三个人长长舒了一口气。连续28个小时的奔波,经过一系列核酸检测后,终于达到了当地营地。 按照当地防疫要求,新到人员需在营地隔离14天。 14天的隔离期,对于他们来说,一点也不无聊。在一个房间里,三个人,三台电脑…… 14天的时间里,他们修改完善试运计划及方案;在这336个小时里,他们通过视频形式参与业主预试运会议,及时了解现场施工动态…… 隔离结束后,经过入厂手续办理和安全培训,三个人在杜红换的带领下进入厂区开展工作。他们配合甲方到当地设备租赁厂家考察试车需要的空压机、加注泵等设备,配合甲方开展设备单机试运及各系统吹扫工作。 “无论何时何地,咱们都要牢记咱们的责任和使命。咱们要通过咱们的专业技术,让‘中原气服’叫响阿布扎比。”杜红换时刻提醒着张杰和王鹏伟。 在阿布扎比生活是一种什么体验 “走,干饭去!”9月9日,阿布扎比当地时间12时10分,杜红换对张杰和王鹏伟说。 “对,看看今天的盲盒能拆到啥?”张杰三步并作两步跟上了杜红换和王鹏伟说。 原来,在阿布扎比,住在这营地的有来自二十多个国家的人。所以根据不同国家的人员需求,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安排了阿餐厅、西餐厅、中餐厅等等。 “刚开始我们也尝过鲜,去阿餐和西餐取过两回餐,无奈我们都是‘中国胃’,后来就再没去过。”王鹏伟笑着说,“我们还是喜欢中国味道!” 他们把之所以把吃饭称为“开盲盒”,是因为每天他们都期待有合他们口味的饭菜,然而这饭菜确实时而给人惊喜,时而令人“惊悚”。 按照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由专人分餐后,个人取回宿舍就餐。“辣椒炒牛肉、豆腐皮、炒青菜,还有蛋花汤……”王鹏伟边打开盖子边报着菜名。从王鹏伟上扬的嘴角看,今天的“盲盒”拆得还算满意。 饭后,王鹏伟又敲门来到了张杰的宿舍。 “快,兄弟,来了50多天了,现在疫情这么严重,也没办法出去,就靠你了!”原来,以前每个项目都有“理发师”,这次理发师增援别的项目去了,张杰便变身成了临时“理发师”。 起初,他理发技能不熟练,技巧掌握不佳,他便利用业余时间观看网上理发小视频,努力钻研琢磨。渐渐地,他掌握了一些小技巧,不仅动作娴熟了,而且理出的发型也十分美观。“这‘头等大事’解决了,又可以继续轻松上阵了!”王鹏伟笑笑说。(王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