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人物频道 >>> 石化人生 >>> 人物报道
 

敬业的“马大叔”

2021-09-29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你家马大叔怎么又没陪着你和孩子啊?”“嗨!他舍不得他的油井,又到作业现场去了。”

  在西北油田采油一厂,如果听到这样的对话,你一定不要奇怪。“马大叔”是我的老公,他叫马剡,是工程技术室的副经理,因为常年一身红工装,毛发浓密,不修边幅,同事们便给他起了“马大叔”的绰号,实际上他今年才33岁。

  “马大叔”比我大学早毕业两年,我进厂实习的时候,对沙漠里的干燥气候不适应,经常流鼻血,加上学的石油工程专业,对生产现场的采油工艺不熟悉,无法很快进入工作状态。这时,“马大叔”总是特别热心地帮助我,替我从食堂打饭,给我讲塔河油田油藏特点和现场适用的采油技术。后来到他宿舍,看到摆放得整整齐齐的技术书籍,还有工工整整的几厚本学习笔记,让我不由对“马大叔”多了几分好感。2014年6月,我俩结婚,成了一对名副其实的沙漠夫妻。

  结婚以后,我才发现“马大叔”缺乏情趣,无论网络热炒的电影还是流行一时的综艺节目,他都显得心不在焉。只有和同事、朋友聊天,往往三句话不到就扯到了油气井生产和最新工艺技术上,他滔滔不绝旁征博引,就像回到了大学时期的论文答辩现场。我父亲也是开发西北油田的老石油,每次他俩见面,总是聊得热火朝天。父亲好几次当着我的面称赞:“石油人就要有石油人的样。马剡干一行钻一行,心里时时装着石油。”

  工程技术室负责全厂的井下作业,因为油气藏类型多,不仅埋藏深,而且有的井含硫,施工作业安全要求高。“马大叔”只要在岗,手机从不关机,一直放在枕头边,随时应对各种情况。记得婚后没多久的第一次休假,本来已经说好了回老家去探望他父母,但临休假前突然遇到一口重点井进行酸化压裂施工作业。“媳妇,这口井作业技术难度大,而且直接关系到后面的产量提升,厂领导特别重视,我想……”看着“马大叔”祈求的眼神,我一下子明白了他的心思,最后我一个人回了老家。他当年被评为了油田的先进个人。

  今年厂里进行增储上产会战,“马大叔”每天就像上紧发条的时钟,从早到晚忙个不停。盛夏7月,南疆大漠热浪滚滚,正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坐在办公室里都浑身冒汗。可他似乎根本感受不到热意,像往常一样,按规定做好“两穿三戴”,一次次赶往几十公里外的作业现场。

  “井控安全不能有丝毫马虎。待在办公室里发现不了问题,只有深入一线对井控设备安装使用情况、现场标准化、关键工序风险管控、环保管理等重点环节仔细检查,才能发现并消除那些潜在的安全隐患。”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在重点井TK7244H投产气举过程中,“马大叔”连续两昼夜一直坚守在生产现场,指导解决各种技术难题,直到正常生产。刚过了没几天,另一口重点井实施补孔改层作业,他又在现场连续奋战15个小时,保证了油井产能快速释放。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提升作业监督的技术能力,“马大叔”无论工作再忙,都利用休息时间认真备课,开展工程技术小讲堂活动,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知识全部传授给作业监督们,看着他因为睡眠不足而布满血丝的眼睛,我特别心疼。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针对如何压井以及保证井控安全等进行专题讲解、授课,并采取现场检查教学的方式对作业监督进行培训,在今年的百日安全无事故和“五查五严”保安全专项行动中效果明显,现场本质安全明显提升。

  今年他再次被评为了厂优秀共产党员,看着在主席台上披红戴花冲着我笑的“马大叔”,我从心里觉得他就是我的荣耀。

  (杨阳口述 赵春国整理)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