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人物频道 >>> 石化人生 >>> 人物报道
 

徐国华:城市“油箱”的坚守者

2021-09-30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石化新闻
 

  热浪滚滚的路面、正午太阳的直射、厚厚的防静电工作服的包裹……对油库发油工来说,这些艰苦的条件,是高温季节每天再正常不过的工作环境。

  开票、确定提货品种和货位、将鹤管放入汽车油罐、输入密码、确定发油……一连串动作,徐国华一气呵成。“快的话,20分钟可以完成一辆车的发油工作,要是慢的话,得40分钟。这期间,我们还得一直盯着罐车驾驶员,确保不发生不安全的行为。”徐国华一脸认真地说,越是高温天,安全工作越是马虎不得。

  老徐明年就要退休了,在这行干了30多年,现在是苏台山油库发货组的班长。别看他年纪不小了,可每天还像个小伙子一样,从早上5点半开始,一直顶着火辣辣的日头在油库里来回奔波着。

  “今天还好有点风,对我们来说,这感觉已经很幸福了。不过,这里车子多,散发的热量也比较多,所以温度会比一般的室外场所更高一些。”说着,徐国华从包里拿出了一个温度计。在阳光的照射下,指针一路蹭蹭往上飙。见状,徐国华又赶忙拿起了一旁的水管,对着油库的路面浇起水来。一段时间的高温,地表温度居高不下,装满油的车,本身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就比较大,容易出现安全隐患,老徐除了发油还要不定时地用水管给地表浇浇水,降降温。

  一圈走下来,路面湿了,徐国华的衣服也已经里里外外被汗水打湿了。“现在这样的天气,衣服每天干了又湿、湿了又干是家常便饭。尤其像我们穿的这种防静电工作服,纯棉质地本身比较厚,一天下来,经常都是白白的盐渍呢。”紧接着,老徐指了指手上的手环风趣地说,“夏天大家都是能不出去就不出去,我们干这行的每个人每天行走的步数都在1万步以上,我基本天天能进朋友圈微信运动前十榜。”

  越是节假日、越是高温天,市民对汽油的需求量也就越大,作为发油工,他们的工作量也就越大。现在他和他的同事一天要给200多辆油罐车发油,每天大约有3000吨左右的汽油和车用柴油会从苏台山油库发往全市各县区。虽然户外工作很辛苦,年纪也大了,可是为了给城市源源不断地输送“能量”,老徐的脚步却丝毫没有放缓。

  (徐婕)

 
 
 报社简介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996322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3542号   广电节目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0459号
 京ICP备 10210212号-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18号   本网常年法律顾问 北京维京律师事务所 孙连钟律师 高天玉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