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08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冲在最前,守在最后。”疫情期间,他背着50多斤重的药壶,总是选择最危险的任务,总会第一个进入集中隔离点消杀。 “竞聘是挑战,更是机遇,想试就冲!”改革时期,他迎难而上,积极参与,成功竞聘上江汉油田基地发展中心综合服务部副经理一职。 在领导和同事眼里,虽然退伍14年,可李志刚身上依然保留着军人风骨。 一心为“老”,他甘当贴心“服务员” 2020年下半年,江汉油田推进矿社区及后勤服务业务改革,4家后勤单位机构重组,170余名基层领导人员全体“起立”,参与竞聘上岗。 “竞聘给了我重新选择的机会,也是一次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走上新的工作岗位后,李志刚和新团队担负起退休存续业务期间老同志服务工作。 “帮在关键事、帮在关键时。我们的服务可不是小事,连着离退休老同志的晚年生活呢。”他虚心向原离退休服务中心的同志请教工作方法,学习相关方针政策和业务知识,了解掌握老同志各类情况,全身心融入新的岗位角色。 机构调整后,工作人员和办公场所发生变化,有的还没有完全到位,看到前来办事的老同志都站着等候,李志刚四处协调,搬来沙发、茶几,为老人提供休息之地。 “想得真细啊,年前,还帮着家里大扫除呢。”每每回想,雷寿田老俩口都要念叨几遍。 今年春节前夕,为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油田要求外地会战员工尽量在驻地过年。李志刚了解到中心困难党员雷寿田夫妻身患重病,子女都在外会战后,第一时间看望慰问雷老夫妇,让会战员工家属感受到了家人般的关怀。 热血会战,他奔走“职防”一线 “我的经历看着简单,又特别有意义。”提起自己的经历,李志刚颇有点自豪。 2007年,他结束7年军旅生涯,退伍分配到油田建设工程公司,当上了一名外线电工。爬电塔、架电线、建电站……头顶烈日、脚踏热土,10个月艰苦的野外工作,让他对那一句“我为祖国献石油”有了更深体会。 后来,他又来到油田职业病防治所。虽然有6年在部队从事临床医学的经历,但进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领域之初,他仍深感知识短缺,有些力不从心。 “哪怕出差,他都是一路捧着专业书在看。”在同事们眼里,长年沉浸学习的李志刚,越学越专,越专越学。 凭着军人身上特有的那股“拼”劲儿,李志刚先后考取了职业卫生工作所需的各类资格证书,成为了潜江市职业卫生专家、中石化QHSE体系审核组成员。 在如火如荼的涪陵页岩气田大开发中,李志刚带领职防所涪陵项目组3名同志,白天跑分布在山沟沟里的平台站点,检测一氧化碳、正戊烷、噪声等十几项职业病危害因素;晚上猫在租住的民房内,整理当日的检测数据,编制评价报告。 面对经常停水、停电、工区职业卫生工作空缺等诸多困难,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他带领的团队高质量完成了涪陵地区页岩气开发试验井组建设项目、一期工程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得到当地监督部门和油田安全部门的表扬,获得“重庆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劳动竞赛优质服务明星”称号。 “抗疫”阵地,他坚守“勇”字当先 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来势凶猛,原公共事业服务中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承担起江汉油田疫情防控重任。 应急消杀交叉感染风险高,原本不属于职业卫生的工作范畴,李志刚却主动请缨,当上了应急消杀分队和“战疫”消杀党员志愿突击队队长。 “只有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地保护好大家。”李志刚带领队员认真学习消毒技术规范,并请参加过“非典”防控工作的“老疾控”给队员们进行实操培训,使他们在最短时间内掌握操作要领。晚上,他挑灯夜战,参与编写《江汉油田公共场所消毒操作指南(2020年)》,为油田各单位自行开展消杀防疫工作提供专业指导。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李志刚背着沉重的药桶,穿着密不透气的隔离服,奔走在集贸市场、封闭单元、留观点等防疫消杀最前沿。由于长时间负重作业,常常是脸上肩上满是深深的勒痕,汗湿的橡胶手套将双手浸泡得早已没了血色。 150多天的坚守,他带领突击队用药3.2万多公斤,累计完成消杀面积160万平方米,牵头组织开展3次大型筛查,累计完成2万多人的核酸检测,为保障员工复产复工,确保生产进度,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因疫情防控工作表现突出,李志刚荣获集团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一日从军,军魂入骨。绿军装,白大褂,红工服。无论哪一个身份,哪一种颜色,李志刚都在做着同样的选择,永不褪色的选择,以爱心,以赤诚,以无畏让我来为你服务! (李亚伟 田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