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08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10月1日国庆节,早上5时整,在科威特布尔干南部油区,由45部各型车辆组成的搬迁车队准时集结在BG330井场,胜利工程公司科威特项目部SP980队接到了科威特石油公司搬上新井的指令,一场长途搬迁的“战役”在清晨拉开了序幕。 5时10分,在搬迁动员会上,平台经理贾亮铿锵有力地说:“今天是国庆节,是我们中方员工最骄傲的一天,打好今天的‘搬迁仗’是祖国对我们的考验,务必做到安全、协作、精准、高效,以优异成绩向祖国献礼。”沉甸甸的话语激荡在每一位员工的内心深处。 5时30分,天刚刚擦亮,随着甲方监督的一声号令,紧张有序的搬迁战斗在井场迅速展开。在吊装现场,身穿指挥服的带班队长戴方贵用标准手势指挥吊车,施工人员分成2个吊装小组,4部吊车挥动有力的臂膀,顺利将泥浆泵组、钻修平台等大型设备平稳吊装到卡车上。作为日费制的合同模式,早一分钟搬上新井开工,就多一分日费,为争取最大的效益,大家伙铆足劲,分秒必争。 最让项目部总监文先敏放心不下的是搬迁路途中的安全。装载大型设备的卡车要走搬家专道,50多公里通往新井的道路上沙土堆积,路况很差,一不小心就会陷入沙坑,给搬迁带来隐患和风险。他提前带人勘察路线,在每个沙坑前做出标识,在车辆的行进过程中密切监控,提醒司机安全驶过。 中午12时,搬迁车队全部设备顺利抵达新井。他们顾不上喘口气、吃上一口饭菜,即刻投入现场的设备就位安装,带班队长王栋盼严把质量关口,不放过任何一处纰漏之处,在关键的井口对正环节,钻台面几次无法对准井口,他现场集思广益,采取“吊针”的办法,顺利解决了难题。在立井架工序中,机械师刘志全精准操作,严格操作规程,反复检查安全项点,确保工作一气呵成,万无一失。 科威特当地的沙漠气候依然炎热,中午气温高达43摄氏度,所有参战的员工暴露在太阳下,大汗淋漓。井架工苗恒友一会儿在井架上调整绷绳,一会儿为天车系统打黄油,工衣湿了干,干了又湿,胸前和肩膀两侧的工衣上结出了白白的盐花,可他全然不顾,这样的天气,这样的工作强度在科威特工作已经习以为常了。 下午3时,一面鲜艳的红色旗子固定在井架的顶端随着井架缓缓升起,高高飘扬在油区的上空,那是属于科威特市场上中国修井队的标志性旗帜,今天的“中国石油红”显得格外的光彩夺目。 从搬迁到新井开工,全程仅用时9小时。“中国修井队再次实现南部油区井队搬迁的高速度、高水平,你们是科威特修井队伍中最让人放心的井队之一!”甲方监督竖起大拇指这样称赞SP980队。(许延军 蒋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