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装置创出大效益。茂名石化对原有的丁二烯尾气加氢装置进行了优化改造,实现碳四资源有效利用,每年增效2000万元。《中国石化报》日前报道的这一小装置创出大效益案例及其中蕴含的“不比规模比效益”理念,对我们改变思维定式拓宽增效视野予以有益的启示。
炼化生产是个系统工程,其中有举足轻重的龙头大装置,也有与之配套的各类小装置,只有相互配合优化运行,产生协同效应,才能取得综合效益。在炼化生产链上,小装置虽然大多唱的是配角,但在提升整体效益上作用不可小觑。茂名百万吨乙烯产量超过设计能力,就得益于尾气处理装置从石油气体中提取碳四烷烃为乙烯裂解原料,弥补了石脑油供应的不足,使主力装置“吃饱喝足”,高负荷长周期运转。与投资数十亿元的大乙烯装置相比,投资只有几千万元的尾气处理装置无疑是套小装置,然而算算其生产一吨碳四烷烃产品能增效2000多元,一年可增收2000多万“效益账”,就可以明白只要技术先进管理精细,小装置同样可以创出可观的“性价比”,在企业优化资源提升效益上发挥独特作用。
俗话说,船大好冲浪,船小好调头。市场竞争以效益比高低,装置无论规模大小,创效关键在于发挥所长。尤其在市场对差异化竞争提出更高要求,炼化生产必须与市场需求更加贴紧的新常态下,发挥小装置作用应当引起关注。南方一家炼化企业在市场需求放缓,主要产品面临滞销挑战时,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几个特种合成橡胶品种十分抢手,成了“冷市”中的“热门货”,于是组织相关的几套小装置开发新品种并开足马力生产,开辟了新的效益增长点。由此可见,发挥小装置生产操作弹性大、对市场适应性强的长处,对增强企业竞争力的作用非同一般。把大装置的规模优势与小装置的“专精特新”灵活长处有机结合,实行装置结构的深度优化,取得资源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应当成为炼化企业制胜市场和实现高质量有效益发展的利器之一。(蔡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