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和韩旺一起去巡井。

  有人说,网名不仅能体现一个人的文化素养,还能折射出她(他)的幸福指数。那么,当“欢乐燕燕”遇到“就想赖上你”后,幸福指数的曲线会是什么走势呢?

  “欢乐燕燕”叫张燕,“就想赖上你”叫韩旺。

  2002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江汉采油厂采油13队的张燕,一到队上报到,就被韩旺“赖”上了,这一“赖”就是一辈子。

  “嫁给韩旺是我的幸福,他就是我的燕子窝。”同为“油二代”,同为采油工,他们的工作生活轨迹与石油结下难舍之缘。2007年,夫妻二人主动申请参加海南参加会战。2009年,因工作需要,张燕回到油田浩口站,这一分别就是6年。

  “只要心在一起,再远的距离,燕子也能飞回他的窝。”张燕说,韩旺就是她放飞的一只有责任心的燕子。韩旺错过了儿子的童年。每年探亲回来,有那么几天,孩子都跟他很生疏。探亲的日子里,韩旺总是把家务活全部包揽,让张燕坐着,不让她动手。看着细心的韩旺忙前忙后,张燕心里甜甜的。

  2016年,韩旺结束会战,也调到浩口站。夫妻二人又在一起了。

  2020年9月,二人申请到偏远的广华采油管理区广北站广斜77井值守。小站管理着4口油井和一具高架罐,贡献了全站四分之一的产量。

夫妻双双去巡井。

  “77这个数字很吉利,就是专为夫妻站而设的。”说起当初主动报名值守小站,张燕看了韩旺一眼,“他是一名党员,我不能拖后腿,夫唱妇随嘛。”

  小站被夫妻二人打理得井井有条,营房正对着大门的一面墙上,整整齐齐地贴满了站里下发的重要资料。鞋架和衣帽摆放有序,干净整洁的床单,可爱的笔筒和凳子,几处张贴的福字……无不透露着夫妻俩对生活的热爱。

简洁的生活区。

  每天,夫妻俩一起去巡井,都要踏过一条大小不等的石块铺就的路面。这里地势较低,一下雨,水就漫到屋前,很泥泞。“这都是韩旺一点点铺出来的。”张燕说,“每天踏着这条踏实的石板路,心里就暖暖的。”

加药。

  小站产量高,工作量大,一天至少要拉两次油,拉一次要一个多小时。韩旺很细心,也很体贴妻子。天热,他总是让张燕站在大罐底下的阴凉处当“监督”,自己登上罐顶作业。刷漆、换皮带、加药、修井场这样的体力活,韩旺是主力,张燕是助手。韩旺说了句俏皮话,“夫妻同心,其力也可断金。”

  检尺量油、记录压力、擦拭井口、查看运转……夫妻严格按照巡检工序呵护着油井,由于按时巡井、严格执行掺水加药制度、认真维护保养设备,广斜77站的4口油井连“伤风感冒”都很少得。

做好每天的巡井记录。

  井场里也会来一些“不速之客”。夫妻俩收养了一只从窝里掉下来的小斑鸠,每天忙完工作,第一件事就是忙着给它喂水,喂食。韩旺把斑鸠托在手心,张燕手心里捧着一汪水,它仰脖喝完水,抖了抖稚嫩的羽毛,用大眼睛瞅着张燕。张燕擦干手,又把小米捧给它吃。看到它惬意的样子,夫妻俩都开心地笑了。稍大一点,韩旺会捉一些蚂蚱和小虫子来给它增强营养。小斑鸠一天天长大,把营房当成了自己的家,一会儿飞到案头看韩旺写工作日志,一会儿飞到张燕肩上,和她一起看斑鸠成长的抖音。小斑鸠的到来给两口子的业余生活带来了不少乐趣。几个月后放飞,这只斑鸠围着营房绕了两圈,不肯离去。张燕的眼角都湿润了,向它挥挥手:“去吧,去寻找你自己的生活吧。”

打理“自留地”。

  在小站平静的生活中,夫妻俩也会因地制宜,打造属于自己的“自留地”。营房的后面是一畦碧绿的菜地。巡检结束,两人也会抽空“巡视”一下他们的“自留地”,这里种着葫芦、苦瓜、辣椒、西红柿等蔬菜。“这是边远井站的传统,从父辈参加油田会战时就沿袭下来了。”菜地里,韩旺俯身摘着成熟的小西红柿,转身递给张燕,张燕赶忙撑开手套来装,一不小心漏掉了一颗。张燕大声道:“快捡起来。”韩旺一本正经:“遵命,夫人。”笑声随风传送,夕阳也羞红了脸。

秋天的收获。

  小站最近在打一口水井,不久,他们的工作量又会增加。张燕笑道:“就当家里多添了一双筷子,有韩旺和我在,一切都不是事儿。”

 

文图提供:汤国毅 方月 秦利华

编辑:蒋文娟

题图设计:刘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