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3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沿江苏徐州邳州老城区向西出城,顺着京杭运河大堰往北走,再经过1公里坎坷不平的沙石路,穿过一片青纱帐,会看到一条中石化贯标的油船,这就是邳州第二十三加油站。经过晃悠悠的吊桥,一条大黄狗亲昵地边叫边摇着尾巴迎来,一个黑瘦精干的汉子从站房里走了出来,他就是该站员工李继民。49岁的李继民已在水上站工作了20多年。他是船民的儿子,见证了20年来水上行情的辉煌和低谷,被大家称为油站“水上漂”。 对油站入迷,他是“水上漂” 邳州水上加油船在20世纪90年代投营到二十一世纪的头几年,水上市场占据邳州轻油经营的13%,那时候找客户相对容易,李继民所在的油站每年销量超过5000吨。但随着市场的放开,水上行情逐渐艰难,很多船民只在南方跑短趟,水上市场萎缩,水上站年销量滑坡到1000吨。看着原来的客户渐渐杳无音讯,来站靠泊的船只越来越少,李继民坐立不安。为了孩子上学,妻子带着孩子到徐州定居,想让他辞职,两口子一块到徐州做生意,李继民思来想去,还是留了下来,他觉得自己最拿手的还是加油,甘愿做一个“水上飘”。由于站里只两人,孤寂的他们在油船上养了条狗,既为了看家护院,也为了排解寂寞。 对商机入迷,他是“神算子” 今年8月,李继民与一位来站加水的客户闲聊,偶然得知近期大运河下游疫情提级管控,个别区域更是严禁船只靠泊,李继民脑子里顿时绷出一个弦:这是个商机!安顿好客户后他像个蓝蝴蝶一样在船上翻飞,一会跑到油罐口量油高,一会跑进站房给海事部门打电话,身手矫捷,满头大汗,随即向公司领导报告,申请最快速度进油,赶在强降雨来临、滩涂被淹之前垫高库存。进油没两天,一场强降雨如约而至,大运河水位上涨了4米,被誉为20多年丰富水上经验的“神算子”。 对客户痴迷,他是“老黄牛” 李继民对待客户可以用“痴迷”形容。去年的夏天,他偶然得知早年认识的一家长河航运公司的姚老板现在成立了一条拖队船头,他几经辗转联系上了他,但该名客户一直在长江的私人加油站加油,李继民给他打了很多次电话,也通过熟人联系,他都以各种理由推拒。今年4月,姚老板回邳拉货,李继民再次邀请他来站里看看。姚老板盛情难却,到了二十三站,李继民热情地拿出他前一天刚领到的劳保用品、橡胶手套等,塞到姚老板手里,说船上这些东西都能用得着,并建议他加一点中石化的油看看,与私人供的油比较一下。不比不知道,姚老板从那以后成了二十三站的忠诚客户,从4月到8月,姚老板的拖队在二十三站加了近百吨油。李继民自己的客户群也壮大到近300人。 8月份,京杭大运河上游泄洪共3次,每次船上都会断电断水。在断水断电的15天里,他和站长冷水泡方便面吃了15天,由于没有青菜吃,他患了口腔溃疡,一说话就疼。但是说起“水上漂”的生活,李继民的眼睛里是满满的热爱。在正常通电的半个月时间里,油站完成当月计划的238.3%,环比增231吨,增幅130.9%。 (王蕾 李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