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9 | 来源: 中国石化报 |
![]() |
![]() |
石化新闻![]() |
本报记者 张松才 还是那些特车,还是那些修井机,还是那些员工,短短1个月就交出一份高质量改革答卷——9月,中原油田3个新组建的作业区比8月份增加产值569万元,施工工序一次合格率、完井全优率均提高至100%。 中原油田在作业、特车一体化系列改革中,深挖痛点、出血点,以深化改革消除体制痼疾,凭借归核化管理和精益化经营,大力激发全员创效的内生动力,让人力资源这个关键变量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中原油田共有6支作业大队和6支特车大队,同属采油气工程服务中心。因为还保持着油田会战时期的机构编制,这些大队的非生产人员占比高,一线员工与机关、后勤人员收入差距微小,生产创效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 9月初,中原油田试行作业、特车一体化系列改革,将作业二、五、六大队和特车二、五、六大队整合为濮城、濮东、濮南作业区。成立人力资源服务中心,把作业区机关和一线员工之外的人员全部划归人力资源服务中心下属的3个作业项目部,实施归核化管理,承担作业设备搬迁、安装、守护及井场恢复、作业签认等业务。从非主营业务调整出来的71支作业队轻装上阵,投入到修井作业中。 一体化改革、归核化管理为作业区精益化经营铺平了道路。各作业区打破“队机绑定”的传统模式,从常规作业队抽调骨干员工,补充到优秀作业队,组建作业联队。作业联队管理着一个常规作业队、一个白班队和两台修井机。油井挤堵作业后,员工就到其他井场穿插作业。今年夏秋季节,豫东北雨水多,不少井场积水过膝无法作业,员工便到未淹井场继续施工。 作业区生产指挥中心统一安排作业生产,统一调配特车,作业与特车实现无缝衔接,“车等人”“人等车”的现象消失了。作业区将特车队的绩效与作业队的效益紧密挂钩。特车队挂上了“快速挡”,一门心思配合作业队施工,出车率、准时率、使用率、服务满意率显著提升。各作业区还全面梳理修井工作,优化工作流程,平均作业时效从93.5%提高到97.4%。作业区大幅提高特车队外部创效奖励标准,鼓励特车到外部单位承接劳务。在确保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作业区优先安排特车支援采油厂上产。 中原油田特设先进奖、进步奖、创标奖,重奖在集团公司考核中排名靠前的作业队,大幅提高一线员工收入水平。油田还下大气力提高作业队、特车队员工的餐饮质量,改善他们的住宿、洗浴条件。144名离岗员工返岗从事作业辅助业务,一些机关和后勤岗位的员工开始向生产一线流动。 今年底之前,中原油田将整合作业一、三、四大队和特车一、三、四大队,组建文北、文卫、文南作业区。届时,6个作业区共剥离出853人,作业区非生产人员与生产人员之比由1:3.2降到1:7.9。这些人员将全部被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吸纳,最大限度地盘活人力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