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10-19 | 来源: 中国石化新闻网 |
![]() |
![]() |
石化新闻![]() |
“温度怎么总是上不去啊?”看到反应器入口温度总在230摄氏度徘徊,经验丰富的炼油运行一部副经理胡建平不禁纳闷。 10月8日,长假刚结束,一部就接到了“航煤加氢开工”的生产指令。航煤加氢装置是九江石化生产航煤、为企业创效的重要装置。近期航煤市场逐渐回暖,该公司紧贴市场变化,要求立即启动装置开工。但是,该装置是2013年改造的老旧装置,开工的不确定因素较多,而且开工的产品指标是ppm级的,稍有疏忽,产品质量就无法保证。快速平稳开工,并产出合格产品,对炼油一部开工团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下午3时,装置刚打通全流程,就遇到了开工瓶颈,如果入口温度上不去,汽提塔底热源不足,产品质量无法保证,将严重影响整个开工进度。 面对升温难题,胡建平和开工团队立即开展现场攻关,分析影响温度的多种原因,确定了提高加热炉氧含量的攻关方向,决定内外两线协同作战。 “黄校明,你去现场盯着。我和小何在这盯表。”胡建平说。 “收到。”技师黄校明立即穿戴好劳保,携带对讲机和班组人员一起奔赴现场。 开工攻坚战正式打响。 “我们已经调大了风门。”一到加热炉,黄校明和同事就立即调大风机的二次风门,静待内操反馈结果。 “内操,现在调大瓦斯流量。”胡建平立即发布指令。 只见,内操轻点鼠标,快速调节瓦斯流量。但是氧含量丝毫未变。 “不行,外操再调大一点。” …… 经过两轮调试,结果并不理想。 “瓦斯上去了,氧含量怎么下来了。不对,试一试把瓦斯调小。” 聚精会神盯表的胡建平略做思考,淡定指挥。 “瓦斯降到250了,氧含量开始升了,太好了。再稍降点瓦斯量。”这时,大家仿佛看到了曙光。 经过5个小时的漫长摸索调整,加热炉氧含量缓慢上升,反应器入口温度终于定格在“245摄氏度”,满足生产指标要求,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通过优化循环氢流量,加热炉分支温差也控制在指标范围内。 此外,班组人员精心调整关键参数,晚上及时联系采样分析,第一时间通报LIMS数据,胡建平及时给予指导意见。为尽快实现航煤产品合格,晚上班组员工每半小时就要到现场脱一次水……直到凌晨3时,终于顺利结束脱水任务。 10月9日9时,精航产品连续两个点“铜片腐蚀la,银片腐蚀0级”,产品指标稳定合格,顺利改入成品罐区,创造了最短时间产品合格进罐的历史纪录。 “以前至少要两天半,这次从接到开工指令,到产品合格,我们只用了24小时,24小时,刷新了历史纪录呀。”胡建平十分欣慰,激动地说。(邓颖) |